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kjws > 光明网

未来院长成长计划 四川国际商会大健康专委会打造国际人才新赛道
2023年07月19日 19:59 来源:光明网 编辑:韩金雨

  7月16日下午,四川国际商会大健康专委会和四川百龄帮宜康联合发起的未来院长成长计划——四川光大国际管培生开班典礼在四川能投汇成技工学校成功举行。四川国际商会大健康专委会主任李国栋进行了现场视频致辞。四川百龄帮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人事总监吕宜芝、四川百龄帮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院长马宏宇出席了开班典礼并讲话,为本期国际管培生举行授牌仪式,标志着四川光大国际管培生正式开班,四川国际医养护理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投入运营。

四川光大国际管培生开班典礼现场
四川光大国际管培生开班典礼现场

  开班典礼上,四川国际商会大健康专委会主任李国栋线上致辞,对本次四川光大管培生顺利开班表示祝贺。他指出,四川国际商会大健康专委会作为四川国际商会的内设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在人才培养、人才就业上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四川国际医养护理人才培养基地要担负起为康养产业选拔、培养人才的重任,打造国际医养人才培养新模式,引进海外先进产业理念、技术服务,构建医养人才发展就业提升的新系统。同时,希望大家要对康养产业发展、个人职业发展有积极、清晰的认知,把握住机会,发挥所学,共同为康养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术、职业素养的高端康养服务管理人才。

  四川百龄帮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人事总监吕宜芝致辞并宣读四川百龄帮宜康国际管培生管理条例。四川光大百龄帮始终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长期以来,四川光大百龄帮致力于打造以高技能专业人才为核心的运管队伍。在未来,将以更高标准选拔专业化、国际化的康养运营管理人才。希望学员们对未来职业发展要有清晰的规划,理清思路,带着初心把事业和理想融入到自身的人生经历中去,成为未来康养行业的栋梁之材,更好地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贡献新生力量。随后吕宜芝为学员授牌并合影留念。

  四川百龄帮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院长马宏宇是四川光大百龄帮的年轻院长代表之一。会上马宏宇分享了自身成长经历,为国际管培生展示了晋升院长之路以及成为院长后更高职位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国际管培生们描述了未来宏大而美好的职业前景。他指出,当下大健康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能力持续走高,但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高端复合型人才在康养行业中非常重要。学员们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断提高个人职业水平素质,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运营管理能力,做到有效地提供综合性的服务,才能成为未来大健康产业中的领军人物。

  随后,学员代表张涤进行发言,陈述参与项目的初心,清晰未来发展的思路。海外老学员通过视频分享在外实训情况,并对新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在场领导及学员代表共切蛋糕,携在场学员共同庆祝四川光大国际管培生正式开班。

  四川光大国际管培生开班,为医养护理人才提供了更广阔、更高标准的发展空间,打破了四川医养护理专业人才发展瓶颈,推动大健康专业群学科建设,对四川省面向国际高端健康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大健康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产业,对我国就业拉动作用巨大且增长迅速。国家高度重视大健康,自从 2016 年第一次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后,至今已 18 次出现在国家顶级决策报告中。《“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 2020 年 2030 年要超过 8 万亿元和 16 万亿元。大健康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蓝海时代。

  目前大健康产业在健康护理、基层卫生、公共卫生等领域急需大量高素质健康照护人才,并且具备提供千万级就业岗位的成长潜力,运营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超过百万。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江浙一带大健康企业纷纷出海招募行业精英人才。

  四川国际商会大健康专委会和四川国际医养护理人才培养基地将积极发挥政府和国际大健康人才培养平台的专业优势,为川渝地区护理、健康、养老等相关专业及有志于投身养老行业的学生,搭建起广阔平台,打通跨国人才培养通道,以访学游学、技能实习、留学、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选拔社会优秀青年人才赴日本、德国、法国、澳洲成熟产业学习实践,培养一批年轻化、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运营管理人才。学成归国后锁定央企和地方国企大型康养平台企业,为青年人才提供快速发展职业通道,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实践全链条融合。

  据悉,四川国际商会大健康专委会设立源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规划中提出大健康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政协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在四川省贸促会、四川国际商会的直接领导下设立四川国际商会大健康专委会。致力于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搭建“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国际间合作,引入国际国内资源要素,为大健康类企业发展提供产业升级、人才供给、金融赋能等解决方案。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