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8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28日从成都中医药大学获悉,成都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授沈涛带领该校药食同源研究团队研发了加入老陈皮、鸡内金的中医养生粽。该中医养生粽一经推出便大受好评,由学校勤工俭学学生们组成的销售团队忙得不可开交。离端午佳节尚有一段时间,所有中医养生粽已一销而空。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传统粽子一般以糯米为原料,然而部分人食用糯米后易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积食等不良反应。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养生粽加入老陈皮、鸡内金、桑叶、淡竹叶等中药材,使其具有食不伤胃、补而不滞的养生保健功效。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食同源研究团队成员韩军介绍,今年是该团队第二年在端午节前推出中医养生粽。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中医养生粽调整了陈皮和鸡内金的比例,口味更符合大众。
陈皮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良药,对于治疗脘腹胀满的效果极佳,粽子中加入陈皮可以有效解决胃胀问题。而鸡内金是中药里非常有名的消食类药物,其中所含的消化酶类可以促进淀粉的快速降解,使得粽子里的糯米能够在胃中快速消化,避免造成消化负担。
粽子加入中药材之后,口感和口味难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何让中医养生粽符合大众口味?“我们在粽子中加入桑叶、荷叶、竹叶的超微粉,希望通过植物的清香气来刺激食用者的食欲。”成都中医药大学药食同源研究团队成员张定堃介绍,团队还在养生粽里加入了山楂和其他一些带有酸味刺激的中药材,以改善粽子过甜过腻的弊端。
据了解,成都中医药大学药食同源研发团队一直秉持着让中医走进百姓生活,不断发掘和弘扬百姓生活中中医药元素的理念,让民众在衣食住行之中感受中医、体会中医、享受中医。此次中医养生粽的推出,体现了中医元素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弘扬了中医食养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