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9日电 (吴平华 杜居洁)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成功完成了成都市级医院首例超声联合MRI融合导航下的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为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陈先生解除了病痛。

55岁的陈先生是一位长期受肝病困扰的患者,病史长达十多年。近期,因腹部不适来到成都市三医院就诊。经过细致的MRI检查,医生在他的肝脏中发现了一个疑似原发性小肝癌的结节。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陈先生又在超声医学科接受了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尽管常规超声下这个结节难以被清晰识别,但在超声造影条件下,它表现出了“快进快退”的原发性肝癌典型征象,这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面对陈先生的病情,普外科·肝胆外科文君主任团队和超声医学科周洋、周鸿主任带领的超声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多学科讨论。考虑到陈先生肝硬化的情况以及单发性的“小肝癌”,团队决定采用微波消融治疗这一微创、高效的治疗方式。
由于陈先生的病灶位置特殊——紧邻肝右静脉、门静脉右后支和胆管,且肝内存在较多的增生结节。这些复杂因素,使得常规超声引导下的消融治疗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成都市三医院决定采用超声联合MRI融合导航技术。超声联合 MRI融合导航技术是基于影像融合和定位追踪技术发展的一项实时虚拟导航技术,结合了超声实时显像和MRI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为肝癌的术前定位、定性和术中引导消融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常规超声显示困难甚至无法显示的病灶,可在MRI导航下结合超声清晰显示,且超声联合MRI融合导航技术在术中引导可以有助于提高完全消融成功率、减少周围组织损伤,进一步提高肝癌局部治疗的精准性。
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有效避免了因患者肺通气运动导致的位移损伤大血管和胆管的风险。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成都市三医院在肝脏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超声联合MRI融合导航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也为该技术后续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