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多元帮扶绘就希望画卷 彝族少年唱响成长之歌
2024年12月30日 19:0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0日电 (薛莹莹)“陡陡的坡云和霞,大山深深是我家……”近日,来自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的15名小学生,身着绚丽彝族盛装登上“大国少年·童贺新春”2025全国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舞台。他们用清脆的童声、灵动的舞姿,演绎了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其量身定制的歌曲《兹莫格尼瓦吉瓦》,精彩的表现让观众目不暇接。

演出现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供图

  这份舞台上的闪耀,源于一场长达七年的暖心守护与全力帮扶。

  教育帮扶,为成长筑牢基石。布拖县曾是深度国贫县之一,七年前四川医专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主动承担帮扶任务,确立并坚持“扶贫先扶志、教育应先行、小康需健康”的扶贫工作理念,并为当地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增效提质多方奔走。

教育帮扶。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供图

  据了解,该校借助自身资源,定向为凉山州培育2400余名本土基层卫生人员,还助力西昌医学高等教育专科学校快速建成投用。自2019年起,连续5年推进的青春健康教育行动成效显著:30多次师资培训覆盖全县40所中小学,发放1100余份《成长之道》资料,开发本土化课程、编写配套教材《青春健康路(成长瓦吉瓦)》,让上千本地教师掌握民族地区青春健康教育新方法,助力孩子们立下奋斗之志。大学生志愿者也积极行动,在“三下乡”等活动里,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传播知识、引导成才,学校也因此连续两年获评四川“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

  文化启迪,为梦想播撒希望。本次春晚录制,对不少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孩子而言,是一场开启梦想的奇幻之旅。据了解,这首歌源自该校彝族学生小曲的励志成长经历,她在国家助学政策及师生帮助下,从中专读到大专再“升本”深造,成长为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过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

  国家儿歌委获悉《兹莫格尼瓦吉瓦》歌曲创作背景后,组织相关专家专程到布拖县开展“艺路有你”文化下乡活动,共同把布拖县打造成为“民族文化美育之乡”。本次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录制,更是为能歌善舞、善良朴实的彝家儿女成长搭起了走出大山、迈向未来的“立交桥”。

  产业助力,为乡村振兴铺展画卷。布拖县属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适宜中药材的种植。四川医专协调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投资上亿元,在布拖县建成以中药附子为主的生产基地,开展了种植及加工附子、续断、木香为主的合作研究与运用;成立校企合作产业扶贫办公室、产业扶贫车间、中药材质量检测实验室等,选派中药学专家驻点开展药食同源研究和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等工作。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的中药附子60%以上的产地源于布拖。

  该校申报的“高寒山区川续断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立项,使中药材种植成为乡村振兴、勤劳致富的新引擎。合作的产业扶贫项目两次入选为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扶贫典型案例”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在全国大学生“双创”竞赛中获得银奖。

  大凉山的童声传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团结进步的精彩缩影,它越过了千山万水,激励着各族儿女团结奋进,共赴更加灿烂的美好未来。(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