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6日电 (吴平华)“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在女性常见肿瘤中死亡率排在第五位,早期防治是关键。”近日,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罗静教授在采访时说。
1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据统计,在本轮目录中,肿瘤用药部分新增26个(含4个罕见病),其中包含单抗类、抗体偶联药物(ADC)两款乳腺癌创新药物,大大提高了药物可及性,也将进一步助力乳腺癌精准分型治疗,惠及更多患者。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分子分型了解的不断深入,新型抗肿瘤药物层出不穷,“分型精准诊疗”理念的出现也逐渐改写了乳腺癌的治疗格局,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很多治疗机会和更长、更好质量生存的可能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依据HER2的状态,乳腺癌被简单划分为“HER2阳性”和“HER2阴性”两类。随着对HER2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与临床应用,HER2阳性患者的生存预后得到了进一步改善,HER2低表达乳腺癌也成为了新的治疗类型。
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20%,今年进入医保的两款创新药物都将为HER2阳性患者带来福音。以ADC药物为例,罗静教授介绍道,“相比传统化疗,ADC药物可以结合靶向和化疗,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联合效果,极大的减少乳腺癌的发展风险并提高晚期患者的生存可能性。新一代ADC药物具有高活性载药精准靶向杀灭肿瘤细胞、高药物抗体比、高效旁观者效应的‘三高’特性,疗效很好,且临床长期适用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HER2低表达分型在临床上大概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45%-55%,占比特别高。”罗静教授表示。由于HER2表达水平较低,这一分型在既往治疗过程中常被判定为HER2阴性进行治疗,抗HER2靶向药对其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新一代ADC药物的出现告别了传统非阴即阳的HER2二分法时代,对HER2阳性和HER2低表达两种分型的乳腺癌患者都表现出了具有临床意义的、非常大的生存期改善。”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推动早筛早治、多学科协作以及创新药物更好地可及等方式,能够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中所提到的总体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提高15%这一伟大计划。”罗静教授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