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成都自然博物馆启动“小小博物馆之友”全球招募
2025年08月28日 20:5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8日电 (唐梓萱)28日,成都自然博物馆负一楼学术报告厅热闹非凡,“小小导展员”暑期实践结业典礼暨“小小博物馆之友”全球招募启动计划在此举行。

活动现场。成都自然博物馆 供图

  在“双减”背景下,本次活动创新性地将课堂搬进博物馆,把博物馆变成课堂,成为“双减”背景下校外科普教育的有效补充;通过“导展”与“策展”双轨实践,赋予青少年话语权、创作权和展示权。活动现场,48位小朋友用他们的精彩表现,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丰硕成果,开创了青少年志愿服务“专业化、赋能型”的新范式,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注入了满满的自信与内驱力。

  “小小导展员”暑期实践活动从7月2日正式启动,面向全市招募7-12岁的少年儿童。短短时间内,就吸引了80位小朋友报名。馆方依据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备和现场应变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核筛选,最终48位小朋友通过考核,拿到了这个暑假最特别的“实习offer”。

  从7月22日至8月22日,这群孩子开启了为期四周的“博物馆工作初体验”。服务时间分为上午和下午各3小时,小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暑期安排灵活选择。要顺利“毕业”,除了将各自负责的部分讲解得通顺流利,还需至少完成12个小时的服务时长。即便如此,48位小朋友还是全员顺利完成实践,拿到结业证书。不仅如此,还涌现出很多“学霸型选手”。如服务时长最长的刘怡棠小朋友累计服务51个小时,谢欣何也达到了36个小时,“超长待机”的背后,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满满的成就感。

  与常见的“小小讲解员”不同,自然馆的小小讲解员可谓是“升级版”。自然馆首次采用“策展×导展”的模式,孩子们深度参与的“一平米博物馆”微型展览,成为这个夏天自然馆最吸睛的风景。三组主题展览各具特色,与“矿产”“恐龙”和“生物”常设展厅呼应:一楼的《矿石之光》展出了孩子们制作的“宝石烛台”,8岁的刘采桐指着自己的作品兴奋介绍:“我用黏土捏了一个小女孩,衣服上镶嵌着‘蓝宝石’‘孔雀石’‘黑曜石’……”;二楼的《博物创艺》展区呈现了以恐龙灭绝为主题的创意绘本;三楼的《细胞物语》则用黏土复刻植物细胞结构,制作成精美的文创吊坠。

  从知识学习、创意发想,到动手创作、撰写说明,再到最终布置展台、向观众讲解自己的策展思路——孩子们体验了一个完整展览诞生的全过程。这种深度的、贯穿始终的参与感,让“小小导展员”的定义超越了单纯的讲解,真正触摸到了博物馆的核心:用展品讲故事,用创意传递知识。

  “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的,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套可复制、可输出、可持续的‘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场景’。”活动现场,自然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暑假的成功实践只是开始,未来该项目还将开启更宏大的篇章:推进馆校融合,计划培养1000名“小小博物馆之友”;同时还将强化与国内外科研、文博机构的合作,让更多的孩子们参与标本数字化、课题研究等更深度的实践。同时,完成系统培养的学员将获得权威认证,这份证书不仅代表知识积累,更是对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认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