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8日电 (晏英豪)第三届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国际涂鸦·街画年度展“释放的描绘”日前在该校正式启动。展览由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主办,艺术与传媒学院、西财天府学院美术馆承办,成都市公共艺术学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等单位协办,将持续展出至2026年3月20日。

启动仪式上,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副校长钟成致辞表示,本次展览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对城市文化、青年表达与视觉文明的深度探索。她指出,涂鸦已成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视觉语言”,其发展见证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钟成强调,学校连续三年举办涂鸦展,旨在通过公共美育帮助学生平衡“自由与规范”,提升艺术感知力,培养反思与创造能力。她期待展览成为校园文化的亮丽名片,推动艺术走进公共生活,激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思考。
策展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俞可介绍了展览理念。他表示,本次展览采用动态、活性的呈现方式,旨在关联文化与历史,推动公众对城市文化的讨论。俞可指出,展览一方面梳理涂鸦艺术的发展历程,探究其对艺术、文化及生活的影响,为教学改革提供启发;另一方面促进跨专业交流,探索涂鸦在形式与内容上的未来可能性,引发关于涂鸦文化如何塑造未来生活的思考。

参展艺术家代表简杰在发言中回顾了二十多年前在武汉的街头涂鸦创作。他感慨道,三十年来,涂鸦从“匿名呐喊”发展为多元表达,但核心始终是“敢于说真话”。无论是在街头还是美术馆,涂鸦都是个体确认城市存在、连接公众认知的桥梁。他认为,街头创作者与学院派艺术家的交流并非“驯化”,而是为涂鸦注入新的活力。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美术馆馆长蒲果毅介绍了展览筹备情况,并宣布展览正式启动。本次展览聚焦城市文化、青年表达与视觉文明,呈现涂鸦从街头走向公共空间、从墙面进入美术馆的文化迁移。它不仅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视觉语言”,也见证了中国城市更新与社会转型背景下年轻一代的精神成长。展览汇聚了学院派艺术家与街头文化实践者,通过身份与场域的并置实验,探寻艺术本质,梳理中国涂鸦三十年的文化外延,捕捉城市更新与青年文化的变迁。在接下来的数月里,观众可沉浸于涂鸦艺术的魅力,思考其在全球化与本土化、虚拟与现实交织语境下的发展路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