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kjws > 中新网四川

“四川造”通用型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成功
2025年10月22日 20:4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2日电(记者 王鹏)记者22日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由该院与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组成的交叉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基于预存新冠免疫记忆的“通用型肿瘤治疗性疫苗”。该疫苗通过激活体内既有的免疫记忆,实现对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实体瘤的高效清除。

图为“通用型肿瘤治疗性疫苗”。四川省人民医院 供图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4款疫苗筛选、5项动物药效实验。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29篇SCI论文,获得13项发明专利授权,14项发明专利实审。据悉,该通用型肿瘤疫苗平台不仅适用于结肠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高异质性实体瘤,还可拓展至mRNA疫苗、溶瘤病毒联合治疗等多种免疫路径,具备极强的临床应用潜力和产业转化前景。

  癌症尤其是实体瘤由于高度异质性,常规治疗性疫苗难以通用,需要为每位患者定制个性化抗原,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反应慢,难以大规模推广。对此,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创新策略:让肿瘤细胞“伪装成病毒”,调动机体已有的免疫记忆来精准清除肿瘤。

  “我们以腺相关病毒(AAV)载体为平台,将新冠疫苗中普遍存在的受体结合域抗原(RBD)基因递送进肿瘤细胞,使其在表面表达RBD抗原。这样一来,免疫系统会将肿瘤细胞识别为‘病毒感染’,利用已有的新冠免疫迅速发动杀伤。”项目负责人伍福华介绍,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人群中已有的新冠疫苗免疫基础,无需抗原筛选,真正实现了“即开即用”的肿瘤治疗新路径。

  除了抗原设计创新,该疫苗还融合了阻断肿瘤免疫逃逸策略,并配合精准药物递送系统,在多项肿瘤模型中展现出强效抗瘤作用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以结肠癌模型为例,接种疫苗仅3-4天就可见显著瘤体缩小。”伍福华表示,传统肿瘤疫苗往往需要3-4周才能启动有效免疫反应,而这款疫苗借助“免疫记忆激活”机制,大大缩短了启动周期。

  据了解,这一项目将亮相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我们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将癌症治疗变得像打疫苗一样标准、可复制、易推广。”伍福华表示,团队正积极与国内外药企、CDMO平台展开合作,推动成果尽快进入临床阶段,造福更多患者。(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