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0日电 (杜成)近年来,学校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19日在成都开幕,四川省政协委员、新川外国语学校创始人陈星海递交提案发出呼吁: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刻不容缓,相关部门应严格加强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的有效治理。

陈星海表示,校园周边的食品摊贩和商店成为不合格食品的集散地,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极大威胁。而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数量多、分布广,且部分经营者存在流动性,增加了监管难度。此外,一些小摊贩和无证经营者的隐蔽性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查处。同时,部分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辨别“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的能力,容易购买和食用不安全的食品。
“加强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共同努力。”陈星海说,通过采取部门联动、严格监管、社会监督、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措施,有效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周边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陈星海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监管监督:
加强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市场监管、教育、公安等部门加强联合执法,定期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小餐饮店等食品经营单位,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同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加强日常监管通报。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许可清理,依法依规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网点进行许可或备案,严格许可准入条件,彻底取缔无证经营行为,消除无证经营现象;充分发挥村居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作用,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协查力度,发现非法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及时向城管部门通报;持续将校园周边餐饮食品作为监督抽检重点,发现不合格产品从快从重进行查处。
鼓励社会公众监督。相关部门通过向公众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广大人民群众可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等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投诉举报。同时还可以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对举报属实的举报人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加强学生宣传教育。将食品安全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每学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题教育,并将食品安全与主题班会、课外实践等活动紧密结合,开展经常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学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校内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定期向学生和家长传递食品安全信息,推动学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