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乐山金口河:四建联动 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04月10日 10:2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0日电 (刘刚 龙敏)今年以来,乐山市金口河区聚焦农村党支部难建强、产业难壮大、人才难育留、生态难管护等发展瓶颈,通过组织联建、人才联育、夜谈联访、生态联治的“四联”模式,将党建引领嵌入乡村振兴“经络”,有效推动组织振兴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促共融。

  组织联建,“单打独斗”变“抱团取暖”。聚焦乡村规模小、空心化严重的问题,在各支部组织架构、隶属关系的前提下,打破行政壁垒、区域界限,探索“产业联盟”和“飞地联建”,建立纵向涵盖乡村二级党组织,横向辐射党政群机关、企业、社会团体的联合党组织;注重以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成立4个“跨村联建”党组织,覆盖4个村,策划生成落地项目3个、总投资3000余万元,带动20万斤生态猪肉、生态鸡蛋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一空。

  人才联育,“头雁领航”变“群雁齐飞”。聚焦乡村人才引不回、育不好、留不住等问题,通过搭台引、结对帮、制度管等方式,着力回引一批在外乡贤、选育一批本土人才,打造乡村振兴“聚才池”。截至目前,已选拔培育农村产业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共12人,回引4名在外优秀人才返村任职;采取“一对一”和“一对多”方式结对帮扶4名新进村“两委”干部,推动党组织书记、党员能人领办合作社12个,帮带实施林民生项目5个;精心打造“永胜夜话”特色平台,开展全员轮训、集中授课12场,动员5人提升学历,打通干部成长快车道,为新一届村干部干事创业加油充电。

  夜谈联访,“问题上门”变“上门找题”。聚焦乡村灯不明、路不畅、水不清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实施“居民夜谈会”制度,推动“民声夜谈倾听、矛盾一线化解、民忧合力攻坚”;按照夜谈有队伍、有阵地、有主题、有制度的“四有”标准,利用居民夜晚闲暇时间,固定每月8日晚上7点召开“居民夜谈会”,组建以“驻村干部+村两委+党群代表”为主要成员的夜谈队伍,以集中畅谈、专题座谈、入户访谈、定点接谈等形式,到居民聚集的田间地头、村组一线讲政策、听建议、谈问题、话发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目前累计征求村庄环境整治等意见建议132条,解决诉求93件。

  生态联治,“各自为战”变“协同作战”。聚焦乡村条块分割、资金匮乏、效率不高等问题,探索低成本、易实施、可复制的生态综合管护模式,让生态治理看得见、管得久、质效高;坚持党建引领促改革,从理顺管理体制、提高个人待遇、优化财政支出、明确工作职责着手,“全覆盖”成立乡级生态管护综合队1支、队员21人,实现片区生态管护“一张网”。坚持“把支部建在队上”,通过党建联建、支部共建,跨区域、部门组建大瓦山联村党总支部,设立“生态保护协作机制”联络点,畅通各党组织、部门站所协作渠道;建立“日早训、周例会、月考评、年总评”的日常管理制度,配套出台“指标评分+星级评定+民主评优”综合考评办法,配齐规范化阵地及专业化装备,提升生态管护综合队战斗力,先后跨村联合开展护河行动、违规养殖清理、防汛救灾等联合行动6场次。(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