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4日电 “一根枝条上留多少个果子,是有讲究的。”最近,在阿坝州金川县咯尔乡金江村一片梨园内的种植大户刘维建一边疏果一边说。已种了半辈子雪梨的他不仅在种植、管护上摸索出一套经验,还开了工厂做起雪梨的精深加工。

“2200余株梨树,今年预计产量可达5万斤。卖鲜果加上制作雪梨膏和酿造雪梨酒等,一年有20多万元收入。”刘维建说,梨园里的“红香蜜梨”是他6年前在政府支持下引进的新品种,以解决金川雪梨品种老化、果子品质下降等方面的问题,十分期待今年的收成。

不仅刘维建自己在搞深加工,在河西乡杨家湾村的金川县金雪梨果业开发有限公司,雪梨膏生产线正有序运作,成品雪梨膏通过线上线下卖往全国。依托89个雪梨品种,金川先后培育了雪梨深加工龙头企业6家,研发制作雪梨膏、雪梨糖、雪梨饮品、雪梨烘烤片、雪梨酒等雪梨制品,培育创立了“金川雪梨膏”区域公共品牌。

除了品种更新换代、做深雪梨加工,金川更是在古梨树保护上下足功夫。在庆宁乡梨花大道旁的古梨树园里,8棵300岁以上的古梨已满树挂果。每棵树根部都刷了白,上面挂有专属的“身份证”,标写着树名、树龄、保护级别等信息。目前金川县共有180多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梨树,这些古梨树仍然在开花结果,结出的雪梨皮薄、水分多。
近几年,金川县委、县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技术支撑和资金补助,开启了“百亩攻关、千亩示范、万亩振兴”的雪梨振兴计划。
“古梨树要保护,还要大力扶持雪梨产业,延伸做活雪梨产业链条,让‘梨味’更甜。”金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局长泽郎表示,金川还在全域推动“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落地,形成工厂与梨农的利益联合体。梨农刘坤山种植了200株梨树,在这种模式下,1年仅梨的收入就上万元。

金川县有着“中国雪梨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县雪梨产业已达到110余万株的成林规模、100余平方公里的分布广度,全县雪梨年产量达3万吨,实现年产值1.2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