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泸州纳溪:稻浪滚滚望丰收 科技助力粮食增产
2023年07月24日 16: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4日电 (赵康明 文良旭)连日来,在泸州市纳溪区稻鱼共育园区稻田里,一望无际的水稻长势喜人。田埂上,技术人员正在为水稻再生稻施催芽肥。伴随着一阵阵轰鸣声,一架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田间来回穿梭,进行低空施肥,白色颗粒状肥料如雨点般洒落田间,绿中泛黄的稻穗轻轻摇曳。

“飞手”在操作无人机施肥。文良旭 摄
“飞手”在操作无人机施肥。文良旭 摄

  “水稻收割前半个月,施一次催芽肥,能促进腋芽生长发育,保障再生稻有好收成。”在施肥现场,纳溪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唐大川一边指导操作手科学施肥,一边向农户普及收割留桩关键技术。

  “我今年种了30亩水稻,整个水稻生长期,政府免费为水稻飞防绿色防控,既省时省工,又节省了不少成本。”站在自家稻田边,种粮大户梁仲明心里的账本算得明明白白,“技术人员科学指导,加上无人机喷洒药肥均匀高效,今年的水稻穗多、穗大、颗粒饱满。”

  再生稻是晚秋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纳溪区栽种水稻29万亩,按照“中稻+再生稻”“吨粮田”水稻高产攻关技术标准,实行规范化栽培、绿色防控,确保粮食丰产。再保证中稻丰收前提下,该区规划蓄留再生稻面积22.5万亩,预计再生稻产量可达4.5万吨。

  目前,纳溪区以丰乐镇、龙车镇片区的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合面镇、上马镇、护国镇片区稻鱼共育园区20000亩稻田为示范片,围绕蓄留再生稻追施催芽肥、收割留桩、田间蓄水保水、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对全区水稻种植户开展培训,确保蓄留一片,成功一片。(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