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雅安雨城:“三个引擎”协同发力 助推乡村振兴
2024年01月30日 09:3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30日电 (刘刚 章何)近年来,雅安市雨城区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立足县域经济实际,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线,在产业发展、农旅融合、集体经济上持续用力,不断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四川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

  抓产业发展,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雨城区着力培育乡村富民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全区实际和资源,确定了“3+N”发展产业思路,印发《雅安市雨城区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持续做强茶叶、生猪、林竹三大主导产业,做优冷水鱼、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雅安藏茶”品牌价值不断攀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巨星百万头优质生猪项目年产值达1.2亿元,生猪“育繁养宰销一体化”产业链逐步成型;建成“林笋、林药、林蔬、林油、林粮”特色基地8.03万亩,万吨熊猫竹笋加工项目年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

  抓农旅融合,拓宽乡村振兴“快速路”

  雨城区大力实施产地“景区化”打造,编制了《雨城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引导农村基础设施、民宿、文化产业等全面升级;立足藏茶产业、熊猫文化等特色资源,形成“熊猫研学、野奢度假、生态旅游、山居问茶”等特色旅游项目,培育了“雅安藏茶、雅鱼、雨城猕猴桃”等旅游商品;大力培育新业态,海子山滑翔伞基地、云台山低空热气球营地等项目火热运行,“藏茶文化节”和上里“年文化节”影响力不断增强。

  抓集体经济,畅通乡村振兴“幸福路”

  雨城区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增强农村自我保障能力的根本举措,积极探索自主经营、资金入股、盘活资产、租赁经营等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打破地域限制和产业发展壁垒,建立3个片区综合党委和20个联村党委,实施竹笋加工厂、水产养殖基地、田园综合体等“强村带弱村”和“村村联合”项目12个;实施“党建引领 项目强村”行动,健全区级领导和部门结对帮扶体系,选聘优秀民营企业家到村担任“名誉村书记”或“发展顾问”,高层次人才下派担任“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上挂跟班锻炼,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新奖”和“发展奖”,不断激励基层干部打通堵点、破解难点。(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