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6日电2023年成都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消费新场景授牌仪式6日在天府新区微博村举行,予以授牌的38个乡村消费新场景充分展示了成都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果。
据悉,本次活动旨在展示成都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果,推广优秀消费新场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消费升级,提升成都市和美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活动现场,在消费新场景展示区中,精美图片搭配生动文字的形式展示2023年成都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38个消费新场景,让现场来宾更为直观清晰地了解消费新场景的内涵和特点。

在和美乡村游园区,来自不同领域的商家们现场设置有展位,销售农特产品、美食等多元丰富的商品,力展乡村经济的活力和特色。临近春节,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书法区,邀请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市书协三农分会(筹)的书法家及会员现场书写春联,赠送与会嘉宾和市民朋友,现场一派喜庆热烈的浓浓新春氛围。
近年来,成都市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深度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乡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乡村消费品质不断提升,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接连涌现,有效促进都市农业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2023年全市休闲农业收入与接待人次达445.4亿元、1.58亿人次,同比增长15.75%、15.5%。

为更好地营造“花重锦官城,万千气象新”的节日氛围,激活春节文旅消费市场,展示“后大运”时代的城市活力,授牌仪式上发布了以“在成都,遇见中国年”为主题的20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线路将点缀在大美乡村的消费新场景串点成线,巧妙植入“年趣、年味、年货、年俗”四大乡村特色,详细介绍“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为市民出行游玩提供指南攻略。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场景营城”的核心理念,把打造乡村消费新场景、培育乡村消费新模式与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牢牢把握我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契机,积极探索场景运营+业态运营+产业服务的运营机制,大力“育主体,兴产业,促融合”,力争到2025年实现休闲农业“两个500”的目标,即到2025年成都市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全市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消费新场景500个。

成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发挥扎根乡村的优势,围绕聚合支付、数字人民币推广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银政互动,不断引入金融活水,大力支持全市新消费场景建设,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