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5日电(伍排勇 刘毅)近年来,汶川县坚持把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开展农业、交通、水利、人居环境等项目建设,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的同时,也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动力”。最近以来,位于绵虒镇玉龙村板桥山组的通村项目拓宽工程就以“以工代赈”的方式正式开工建设。

绵虒镇玉龙村地处岷江河谷地带,地势狭窄,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半山。以往,由于村里的通村产业路狭窄,远远赶不上种养产业发展需求,导致村民产业发展受限。今年通过积极向上争取,位于玉龙村板桥山村的高山通组道路拓宽工程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开工建设。
驱车走进位于国道213线旁的玉龙村板桥山通村公路,弯弯曲曲的盘山道路犹如一条丝带飘扬在岷江河谷上。沿着盘山道路,走进正在拓宽的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在一台挖掘机的配合下,几辆渣土运输车正在对道路的弯道进行拓宽挖掘。为确保国道线上车辆安全,在施工中挖掘出的多余渣土需要运输到安全地带堆放,为工程建设带来一定难度。

据村两委副主任李玉勤介绍,“以工代赈”项目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主要是利用大型机具对道路弯道和狭窄地段进行挖掘和渣土运输处理,后期将采用人工修建方式对道路的堡坎进行修建。
据了解,玉龙村“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在工程建设上将集中拓宽20余个道路弯道“回头线”,新建20余处错车道路,拓宽路面宽度等,整个工程建设完工后,道路将由原来的3.5米拓宽到5米宽,具备大型货车通行条件。该工程建设完工后,对于高半山500余亩土地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以及公司+集体8400头生猪养殖场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该村下一步开发高半山红色旅游和徒步观光游打下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