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西充:多措并举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4年11月27日 16: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7日电 (蒋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西充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统筹推进“美丽西充·宜居乡村”建设新征程上,持续改善基层环境、打造县域特色产业、发挥人才优势,一步步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杨家大院。蒋星 摄

  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治理水平

  雨后的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杨家大院,静谧而朦胧。一排排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东北民居坐落在丘陵之中,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青石板联户路蜿蜒其间,房上的水墨画栩栩如生、户与户之间的小道显得格外清幽宁静。

  “以前大家缺乏环保意识,每家每户垃圾随处堆放,经过多轮环境整治后,大家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院里环境也就一天天好了起来。”村民杨代均说,如今的杨家大院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每家每户摆放垃圾分类收集箱,村上的专职保洁员每天定时收集农户家里的生活垃圾,再转运到村里的垃圾房进行集中处理。

居民严格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蒋星 摄

  同时,该村实行季度环境评比制度,依据评比结果对村民进行表扬奖励或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等。久而久之,村民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杨家大院也愈发美丽。

  近年来,西充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加快补齐乡村建设短板,抓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五大行动,扎实推进“美丽西充·宜居乡村”建设。截至目前,该县新(改)建无害化户用厕所3.9万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6%,污水有效收集处理率达70%以上;生活垃圾有效处理村达100%。建成省、市级乡村示范村51个。

  打造特色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

  当前,正值冬小麦播种好时节。在西充县青狮镇观音桥村高标准农田里,农机手正驾驶播种机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轰鸣声,开沟、抛肥、下种、覆土等环节一气呵成,一会儿的工夫,整片农田就铺满了饱满的小麦种子。

  据了解,近年来,西充立足“东桃、西橙、南薯、北禽、全域粮油”总体布局,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全力推动现代农业高效发展。今年以来,该县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7万亩,巩固提升有机基地3.5万亩,完成粮食播面85.69万亩、产量33.04万吨,油料作物播面28.78万亩、产量5.27万吨。

  此外,为深度挖掘有机农产品的附加值,该县打造了川东北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截至目前,已分类培育舜之本、金科等产地初加工型企业百余家;全面建成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招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0家,配套冷链物流中心18处;全面构建“1+5+N”的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体系,精深加工年产值超30亿元。

  发挥人才优势 实现助农兴农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敢担当、能作为的“新农人”扎根在西充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日前,在位于西充县双凤镇跳蹬河村的久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香柚基地里,成片的柚子树上硕果累累,每个柚子都饱满圆润,散发着诱人的果香。该公司负责人、高级农艺师杨久明一边检查着香柚挂果情况,一边“逗弄”着他的心爱之物——非洲鸵鸟。

  2008年,在了解到西充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有机农业后,他成立了西充县久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有机农业发展。在该县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外地学习考察等途经,他的农业技术农技水平不断提高,研发培育出了优质有机柚子品种——金蜜香柚,创新采用鸵鸟除草实现种养结合。十几年来,他的有机农业越做越大,同时带动了5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年发放务工工资近100万元。

  乡村要发展关键在人。近年来,西充坚持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围绕《“西充英才工程”实施办法》,形成“1+N”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人才引进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人才五进”活动等,逐步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截至目前,该县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优秀农民、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中的乡土人才数据库,完成入库各类人才8800余人,培育高素质农民600余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