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广元朝天:木耳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4年12月03日 19:3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3日电 (冉金鹭 陈星宇)“趁着今天天气不错,大家抓紧时间采摘木耳……”3日,在广元市朝天区水磨沟镇红坪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一根根菌棒排列得整整齐齐,黑黝黝的木耳从菌棒表面的小孔中探出头来,在阳光的照耀下,色如墨玉,通体透亮,长势喜人。十多名村民穿梭在基地里,熟练地将菌棒上肥厚光亮的木耳采摘下来,装入背篼内,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村民采摘木耳现场。朝天融媒 供图

  据了解,红坪村自然资源丰富,温度和湿度都适合木耳、香菇、天麻等食用菌生长,历来就有种植食用菌的传统。2023年,在中共四川省委编办的帮扶下,村里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基地,以种植黑木耳、香菇为主,通过统一管理,提高种植效益。目前基地种植黑木耳10万余椴。

  “黑木耳属于‘短、平、快、稳’发展项目,不仅推动了产业兴旺,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红坪村村委会副主任王长玉介绍,今年7月份已经采收了一次黑木耳了,这是第二次采收,本次能采收黑木耳700斤左右,预估收入3万余元。

  如何让黑木耳在市场上同类的农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青睐?“叫响名号,形成品牌影响力,才能助力好产品成为好商品。”红坪村文书李保江说,今年红坪村办理了线上销售的相关手续,注册了“红坪侑礼”商标,申请了专用的包装,搭上农村电商这趟快车的黑木耳更容易在市场上拔得头筹。

  “我们村上的黑木耳、香菇、天麻、车厘子等产品能够通过电商平台来进行线上的销售。”李保江指着红坪村电商服务点货架上整齐排列摆放的木耳、天麻、核桃等农特产品说,同时,该村也会及时与采购商对接,保证这些农特产品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畅通。

  近年来,红坪村坚持以“红色文化研学地、农旅融合示范村”发展定位,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木耳、香菇特色产业,年产值可达50余万元,新培育种植车厘子30余亩,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群众年增收约3000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红坪村驻村第一书记蒋琪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推动现有产业发展壮大,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结合实际谋划发展笋用竹种植等优势产业,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技术培训,做好红坪品牌,走出一条以红色资源开发引领特色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