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德阳罗江:以工代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年12月26日 17: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26日电 (冯学鉴)近日,罗江区新盛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开工仪式在宝镜村村委会举行。

  现场,罗江区新盛镇以工代赈项目相关负责人通报项目基本情况,开展政策宣讲,进一步明确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劳务报酬发放等注意事项,严肃项目建设纪律教育。项目理事会组织务工群众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整治木鱼沟,让周围田地免受旱涝,我们是真的高兴,而且我们还能在家门口挣钱,对于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不方便出远门打工的人来说是真的安逸,我们打心底里感谢好政策。”参加务工的村民代表刘富兵笑着说道。

  据悉,罗江区新盛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整治长1.5千米的排灌渠,同步建设配套附属设施。该项目实施预计带动130余名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发放劳务报酬130余万元,人均增收1万余元。

  项目建成后能切实提升木鱼沟排灌能力,有效降低防汛抗旱风险,缓解油菜制种产业用水困难。同时,新盛镇还将同步再包装4个以上以工代赈项目并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对包括木鱼沟、松树湾、深堰河在内的约5公里灌溉沟渠和4.75公里柑橘产业园道路进行整治提升,进一步完善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共绘“水美、路平、人和”新画卷。

  “作为项目理事会的成员,有信心、有决心把项目建设好,让木鱼沟旧貌换新颜,促进产业发展;按程序、按规定把政策落实好,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提能,挣钱顾家两不误。”项目理事会成员谭玲芝坚定地说。

  下一步,罗江区新盛镇将强化项目监管,切实做到村民自建、自监、自管,充分发挥“赈”的作用、不断释放“赈”的能量,通过以工代赈惠民生、促发展,让群众得实惠、有奔头,有效激发群众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热情,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合力、添动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