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3日电 (吴平华 卢林佳 徐诗琪)近年来,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米库村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建立蘑菇基地,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不仅提高了蚕桑产业附加值,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助力乡村振兴。

小寒过后,冷空气持续加强,但横江镇米库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却呈现出勃勃生机。出菇棚内一排排菌包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肥嫩的桑枝食用菌,负责人喻瑾正在检查桑枝菌的生长情况,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其间,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食用菌摘下,放入筐中。不一会儿,一个个装满菌子的篮筐便整齐地排列在一旁,不久后,这一筐筐新鲜的食用菌将被送到市内的饭店和超市销售。

据了解,横江镇种桑历史悠久,每年养蚕和桑树冬管结束后,桑林里都会留下大量的废桑枝。如今,桑枝食用菌产业让这些桑枝“变废为宝”,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深冬的清晨,朝露未干,村民曾伟就开始忙活起来,修剪自家的桑枝条,送到食用菌种植基地售卖。按每吨200元的收购价,他的3吨桑枝条卖了600元,十分开心:“我们养桑蚕养了20多年,以前这些桑条都是废弃的,要么被当成柴火烧,要么被废弃在山坡上,现在可以卖给他们用来当成菌包,我们现在这个桑枝也可以变废为宝,而且还能为我们增加一部分收入,我感觉非常好。”
桑枝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非常适合食用菌的培养。用桑枝屑加工成菌包培育出来的食用菌,具有其他食用菌不可比拟的食用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
据叙州区楚才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喻瑾介绍:“我们用桑枝做的食用菌比市场上的其它食用菌口感更脆,还有一股清香。”
食用菌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粉碎桑枝条、拌料、装袋、采收、转运等一系列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除了几名长期聘用工人,米库村桑枝食用菌基地在最繁忙的季节,可吸收约三十名村民务工增收。
叙州区楚才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喻瑾表示:“我们的桑枝食用菌可以全年每天不间断采收,2024年的日均产量在1100多斤。目前平菇的销售价格在每斤3元左右,2024年全年产值有120万元左右,比2023年增长了20万元左右。2025年,我们食用菌种植基地还将继续扩大规模,建更多大棚,还会引入更多现代化设备,如超净工作台,自己制作原种,更加方便,也更有助于控制成本,提高收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