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广元利州:深山“一朵菇” 致富有“蘑”力
2025年03月10日 16:5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0日电 (张文良)惊蛰刚过,大地回春。转孔、接种、码堆……大山深处的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永久村香菇基地里,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土地不会辜负春天,脚步得跟着节令走,村民们正抢抓节令,培育椴木香菇。

利州区白朝乡永久村香菇基地。利州区外宣中心 供图

  利州区是“中国椴木香菇之乡”。“利州香菇”,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区有33万亩山区林地资源,其中,7000公顷的原始水青冈林,是椴木香菇的绝佳种植环境。利州香菇菌盖圆整肥厚,花纹自然,菌褶整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椴木香菇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在温度、水分、周围植被适宜的情况下才能出菇。永久村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森林资源优越,气候条件正好适合椴木香菇种植。多年在外种植药材的村民王仕弟正是看中了村子独特的自然资源,便决定返乡创业。他流转10亩土地,开始筹建8万椴椴木香菇基地。

  “我们村资源丰富,就是缺个致富带头人。现在王仕弟回来了,他脑袋瓜好使,带领我们发展椴木香菇。”村民罗建龙边转孔边说。“我们两口子都在基地务工,干得舒心,挣得也开心!”

村民在培育椴木香菇。利 州区外宣中心 供图

  近年来,利州区以白朝食用菌省四星级园区为核心,形成“一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同时不断加强科技赋能,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签订了院地合作协议,建立专家工作站,定期邀请食用菌专家团队到利州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食用菌品质。

  “返乡能人与村集体合作,盘活‘沉睡资产’,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永久村支书罗玉均介绍,随着椴木菇的价格持续稳定上涨,这种“家门口”的产业是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好机遇、好选择。该基地的建设,必将增强乡村振兴动力活力,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

  好产业,美了乡村,鼓了腰包。据统计,2024年利州区发展食用菌约4000余万椴袋,总产量达3200吨,食用菌综合产值达到4.5亿元。带动村民3425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

  “我们将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定位,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制定推广食用菌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构建食用菌产业绿色生产体系,促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使‘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利州区食用菌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