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南充市临江坪村:吃上旅游饭 风景变“钱景”
2025年04月24日 15:37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24日电 (冯春艳 夏雨婷)近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升钟湖畔的临江坪村,村民宋凯和妻子早早起床,杀鸡宰鱼、淘米择菜,为接待游客准备新鲜的食材。不多时,三面环湖的“临江半岛”民宿里,飘出阵阵香气。

  这样的忙碌,夫妻俩早已习以为常。“一到假期、周末,客房、露营帐篷就住满客人。”望着湖畔骑行的游客身影,这位85后老板笑得舒展。从父亲宋润明十五年前搭起四张木桌的农家小院,到如今集住宿、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网红民宿,宋家两代人的创业故事,恰似临江坪村从小渔村蜕变为“中国西部最美渔村”的生动注脚。

临江坪村风景如画。 杜保东 摄

  临江坪村背山面湖、依水而建,全村600余户人家大都因修建升钟湖搬迁而来。当时,湖水积蓄上涨,将他们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淹没,人均耕地不足三分。难以维持的生活,迫使部分村民依靠捕鱼、养鱼为生,更多人则离乡背井打工谋生。

  如何守着一湖碧水,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南部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把目光聚焦在旅游开发上。2009年秋,升钟湖畔的礼炮声响彻云霄——中国升钟湖钓鱼大奖赛成功举办。从此,升钟湖的秀美风光和独特的渔家文化向世人敞开怀抱,旅游业蓬勃兴起。

  随着升钟湖因钓鱼赛事蜚声中外,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当时,打工返乡的宋润明,看着各国钓手在湖面挥竿,敏锐抓住商机,将房屋改造成村里首批农家乐。“突然涌入成千上万的运动员和游客,连小卖部的矿泉水都卖空了。”当时火爆的生意令宋润明记忆犹新。

  2013年,22岁的宋凯毅然辞去工作,回家接手父亲的生意。“回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增设观景露台、露营烧烤等热门项目,把‘住农家’升级成‘玩山水’。”宋凯说。现在的“临江半岛”,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游客围着篝火烧烤湖鲜;白墙上的蓑衣斗笠与智能门锁相映成趣;玻璃房躺着就能望见银河映湖,已成为游客喜爱的热门民宿。

  这种转变映射着全村旅游业态的升级。临江坪村,早已跳脱出“赛事限定”的短暂繁荣,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9公里环湖自行车道蜿蜒如带,农耕博物馆里陈列的百年渔具诉说往事,露营基地夜间亮起闪亮灯光……

  “升钟湖文旅火爆出圈,让村民跟着沾了光。”临江坪村党支部书记彭廷强介绍,近年来,村子相继建成玫瑰走廊、荷塘月色、月亮岛等13个景点,串联成“临江一日游”线路,吸引写生团队、摄影协会等多元客群络绎不绝,全村农家乐增至97家,人均增收超过6万元。

  这些亮眼的数字,彰显着升钟湖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强劲态势为当地群众带来的增收致富的红利。眼下,踔厉奋发的南部人正围绕升钟湖“一核一轴三片区”总体布局,着力打造以旅游度假、滨水游乐、休闲垂钓、赛事活动为核心的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暮色渐深,钓友们照亮的夜光灯如星辰散落水面,升钟湖泛起粼粼波光。从四张木桌到百家民宿,从激起一湖浪潮的赛事到唤醒山乡的发展春雷,临江坪的渔火始终在绿水青山间摇曳生辉,书写着这片土地向振兴迈进的发展篇章。(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