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7日电(吴平华 毛天彬)近日,走进珙县洛亥镇火石村人参果基地,金黄色的人参果挂满枝头,果香扑鼻。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联系带动 种出优质好果
“我们通过调研引进了新品种,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保障果实品质。”洛亥镇人大代表范敏说道。近年来,洛亥镇人大始终秉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助力产业发展。

2024年洛亥镇引进云南片山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火石村建成宜宾市规模最大的人参果种植基地。为进一步推动人参果产业发展,镇人大主席团数次组织代表到人参果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围绕人参果选种、培育、种植、管理、采摘等环节进行深入交流,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今年果子个头大、汁水足,收购价也好!”村民王大姐一边麻利地采摘着沉甸甸的果实,一边笑着擦去额头的汗珠,脸上洋溢着掩不住的喜悦。她身后,满载“金疙瘩”的三轮货车正整装待发,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人参果即将走向省内外市场,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健康美味。
对接产销 拓宽致富路
为了让人参果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镇人大代表、产业带头人积极引导群众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合作模式,由企业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服务,村民则通过土地流转和参与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目前基地集中种植人参果约300亩,每年可实现两季采收,预计亩产达8000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测算亩产值可达4万元,真正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寸土寸金”的蓬勃生机。
“以前种其他作物,一年忙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土地租金加工钱,收入翻了好几倍!”正在忙着装车的村民老李一边清点着成桶的果实,一边乐呵呵地算起了经济账。据了解,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支付给村民的租金达10余万元,同时还吸纳了周边100余名村民固定务工,人均月增收超2000元,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产业发展的实惠。
“人参果对生长环境要求高,怕冷又怕涝,管护成本确实不低,但现在有了企业的统一技术指导和包销保障,村民们只管安心种植,销路一点不愁。”洛亥镇人大代表、洛亥镇火石村党支部书记吴开杨说。
2025年以来,洛亥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履职,先后组织开展了2次专题调研,提出意见建议3条,推动解决了产业路建设、引水灌溉等实际问题。接下来,洛亥镇人大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率先垂范作用,为洛亥镇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人大代表力量,进一步提升"洛亥人参果"的品牌影响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