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我们手上就只有身份证和户口本,没有居住证、社保等材料,以为要耽误孩子在成都上学。”这一度是来自乐山的周坤心头沉甸甸的牵挂,不过按照成都市新津区最新的随迁子女政策,孩子监护人如果暂时没有取得相关资料的,家长也可以到线下为孩子办理随迁子女入学。
今年以来,成都市教育局启动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优化试点工作,结合学龄人口动态变化与学位情况,选取新津区、大邑县和蒲江县作为试行区域,指导其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随迁子女就地入学、就近入学优化举措。
“零门槛、来就办”
解了家长燃眉之急
周坤年初和妻子来到新津做生意。“孩子之前是在乐山读的一年级,我们没有成都的居住证,户口也没有迁。今年孩子要上二年级了,我们想把孩子带在身边,但除了没有居住证、社保等相关材料以外,我们还错过了4月份的申请期。幸好新政策发布了,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周坤说。
当时同事提醒他,新津区随迁子女入学有一个“零门槛、来就办”的政策,于是在7月中旬,周坤只带了夫妻俩的身份证及户口本,仅仅花了半个小时就办好了手续,孩子得以顺利入学,“现在孩子和同学处得很好,让我的工作也变得更有干劲了。”
“全市以往的统一申请窗口期是在每年4月1日至30日,错过要等一年。我们常接到家长们的咨询,有的因为工作调动来到新津,有的因为错过政策办理时间。”新津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周丽莎介绍,新津区创新集中办理和随时办理模式,全年工作日均可线下申请,彻底消除了时间差的难题。
政策的调整优化,也让新津永商学校校长付元春感触颇深,“随迁子女只能在秋季入学,中途转学的孩子需要等待数月。现在符合条件者办完手续就能插班。”据数据显示,永商学校今年已有14名学生通过新政顺利入学。
未来还将
持续扩大试点范围
如何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能够和本地户籍孩子一样,公平享受无差别的教育,一直是国家政策关注的焦点。成都市通过在部分区(县)率先试点放宽外来人员子女的入学条件,让“零门槛”入学逐渐成为现实,也让周坤这样的家长得以安心留在成都。
新津区永商学校三年级1班王子恒的妈妈连松全,也是政策的受益者。“我们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不仅缺失相关材料,还没有固定合同,甚至连社保也断过。”连松全说,“教育局工作人员当时告知我可以先登记,后面再补齐相关材料。”
提及入学流程,连松全现在都感到很激动。“孩子刚来的时候胆小害羞,我们都担心适应不了,不过学校老师非常负责,经常和我们沟通孩子的相关情况,娃娃变化也特别大,今年还当上了班干部。”
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新津区实现“即时读”169人、大邑县“随时入学”499人、蒲江县“随时读”66人。成都市教育局还将指导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县进一步探索改革试点,扩大随迁子女“随到随学”范围;进一步优化服务,让政策更“贴心”、流程更“省心”、服务更“暖心”。
从“等一年”到“随时办”,从“材料多”到“零门槛”,成都用一项项具体的举措,为随迁子女铺就平等的求学路,也为城市留住了更多奋斗者的脚步。正如家长们所说:“孩子能安稳上学,我们就能安心在成都打拼,这就是最好的保障。”(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张瑾 殷建 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