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新路?成都拿出多项举措
时间:2024年05月15日 14:28来源:中青网

  日前,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今天,记者从成都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将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努力走出一条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三农”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据成都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峰介绍,《实施意见》 明确了做好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成都市“三农”工作的五大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乡村产业发展关乎“三农”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对此,《实施意见》提出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5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围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提出力争培育新上规农产品加工企业10户以上;围绕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提出新建乡村主题旅游目的地20个以上、A级林盘景区10个以上,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0条以上,力争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470亿元以上;围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提出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关于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意见》明确了包括做好乡村规划设计、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善治水平、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7项重点工作任务。

  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方面,《实施意见》包含了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活力、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等5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围绕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活力,提出稳慎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研究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理办法,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围绕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改革,提出深入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送码入户、‘码’上贷款”信贷直通专项活动;围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出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