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优质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时间:2025年08月05日 10:47来源:光明日报

  “成都已形成涵盖22个改革领域的70条具体措施,从企业办事便捷性、经营持续性、发展公平性等维度系统优化营商环境。”8月4日,成都召开首场“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建设成效发布会,解读成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果。

  线下“三进”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3.29万户、线上“三听”运行24个政企联络群随时听、企业诉求办理满意率达90%以上……在成都重塑营商生态的创新实践中,“无事不扰”正成为企业专注发展的制度保障。针对长期困扰市场主体的“检查多、标准不统一”顽疾,成都创新推出“一码检查”监管模式。通过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将700项检查事项、3737个检查要点纳入统一平台,推动跨部门“综合查一次”。数据显示,系统运行不到半年已预警重复检查334次,检查频次明显下降,99.74%的企业满意率印证了改革实效。成都新津区探索推行的“白、灰、黑”分级监管体系,信用优质企业享受“触发式监管”,释放出的发展动能推动该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刀刃向内的改革同步深化着“有需必应”的服务内核。郫都区推进“影视拍摄一件事”改革,实现项目立项、场景匹配、后期制作的“园区事园区办”,《走向大西南》剧组因此创下当年立项、当年拍摄上映、当年获奖的行业纪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蓉易贷”平台上半年放贷300亿元,带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降低。总规模超千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超百家机构共同发起的“投成都”未来产业投资联盟,为创新主体注入源头活水。

  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也持续释放市场活力。土地要素配置上,省级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政策兑现环节,全市兑现惠企资金52.43亿元,其中“免申即享”资金占比达56.6%;跨境贸易领域,空港口岸实现“7×24小时”通关服务,从效率、成本、市场响应等多方面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坚实支撑。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有需必应,是主动作为和精准服务,无事不扰是边界意识和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发布会传递的不仅是阶段性成果,更是持续优化的坚定承诺。从减少行政干预到主动靠前服务,从优化审批流程到强化要素保障,成都一系列创新实践让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据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向彬介绍,近期将发布的70条措施,精准回应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核心需求,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专心经营。“下一步将做好政策的跟踪问效,持续为企业专注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保障,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良好氛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洪双)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