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成都市文创业(数字文创)招商引智(北京)推介会上,《成都市科幻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从总体思路、空间布局、发展要点多方面对成都未来科幻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谋划。
2023年,全国科幻产业快速发展,从“百亿级”迈入“千亿级”,实现营收1132.9亿元。《2024中国成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成都科幻产业总营收235.21亿元,同比增长17.49%,成为支撑全国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规划》根据成都各区域科幻产业发展基础与资源优势,布局“一核引领、两区联动、多点支撑”的科幻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聚焦构建创新支撑体系、壮大科幻产业集群、打造载体平台体系等七大领域,明确了相关重点工作。
目标:到2027年,“一中心四高地”发展体系初步实现
《规划》提出了成都科幻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现代科幻产业体系,“4+6”产业载体平台体系基本建成,“一中心四高地”发展体系初步实现,“中国科幻之都”城市品牌美誉度和显示度显著提升。
其中,“一中心”指的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幻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四高地”则聚焦全球科幻文化重要承载地、全球科幻IP创作运营示范地、全球科幻产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全球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地等四个领域。
依托各区域科幻产业发展基础与资源优势,未来成都的科幻产业将如何布局?记者了解到,《规划》提出构建“一核引领、两区联动、多点支撑”的科幻产业发展格局,以规模化的优质空间落地优质项目。
其中,“一核”为郫都区。成都将充分发挥世界科幻大会品牌带动效应,以科幻影视、科幻文娱旅游以及科幻相关高端装备制造为重点建强成都科幻核心地标。具体而言,以郫都科创新城为平台,依托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建强科幻核心技术产业支撑,打造科幻产业发展集聚区,并以成都影视城等重点区域为载体,重点发展5G+4K/8K超高清数字视频制作等核心技术领域,完善产业生态建设和配套服务供给。
“两区”分别是四川天府新区和成都高新区。在四川天府新区,积极争取举办各类科幻展会活动,打造成都特色科幻展会IP,并打造科幻相关装备制造全链条产业集群、数字科幻产业重点项目群等。在成都高新区,促进游戏电竞、影视动漫与科幻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科幻产业示范区,同时积极培育高水平科幻内容创作和运营团队、打造科幻先进技术策源地、打造国际科幻合作平台。此外,“多点”即鼓励各区(市)县因地制宜落地特色科幻场景,引育细分领域标杆性科幻项目,共同打造前景广阔的科幻产业集群。
举措:明确24项发展要点与7类专栏工程
为更好发挥科幻在促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先导作用,《规划》聚焦构建创新支撑体系、壮大科幻产业集群、打造载体平台体系等七大领域,明确了24项发展要点与7类专栏工程。
在创新支撑体系方面,要支持建立多方协同的科幻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综合采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赛马”等组织形式,围绕科幻产业支撑技术路线及关键节点、技术难点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县以科幻相关前沿技术领域产业功能园区为依托,探索构建涵盖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众创空间等全链条式科技成果转化网络。
针对科幻产业集群的打造,要支持“1+2+N”承载地规划建设科幻专业孵化载体,鼓励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等载体运营机构利用现有厂房、楼宇等规划建设适宜科幻产业落地发展的空间载体,鼓励老校区、老厂区和传统街区整合改造配置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功能,集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全链条孵化功能,搭建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为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加速科幻相关产业聚集。
在科幻消费市场建设方面,要扩大优质科幻产品供给。例如,鼓励和支持科幻领域企业和个人加强内容原创和产品研发,推动文学、影视、音乐、动漫、游戏等科幻IP创作生产。鼓励推出更多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为载体的数字科幻作品,支持网络科幻文学发展。落实科幻品牌发展战略,支持有目的、有计划、成体系地打造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力、竞争力的科幻IP,推动文学、影视、游戏等产品联动开发。
记者 蒋君芳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