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0日电 (吴平华 杨雪怡 周颐)“现在好了,我们居民自己的钱自己管,用在哪里一清二楚,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近日,看到刚刚拿到的小区物业管委会开户许可证,家住青羊区浣花小区的居民高兴极了,小区的“钱袋子”居民自己管,掌握了小区财政大权后,大家院落主人翁的意识更强,参与院落管理服务的主动性更高了。
这是草堂路社区在老旧院落管理上的一种全新尝试与探索,在全市率先开设物业管理委员会银行账户,破解无业委会老旧小区公共收益管理问题,让老旧院落的居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推动基层治理由政府监督管理向业主共建共治共享转变。
院落硬件全面升级 还成立了商居联盟
2021年,浣花小区通过实施老旧院落改造工程,让这个上个世纪90年代的拆迁安置老院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质的提升与飞跃。院落的地下管网全部更换了,坑洼不平的地面通过硬化处理变得平整光洁,原本用水泥堆砌的垃圾池被分类垃圾桶取代了,杂草丛生的绿化带变得郁郁葱葱、错落有致,让人赏心悦目,院落里还根据居民的需求增设了儿童老人活动区、慢行步道,以及各种精巧美观的院落小景致。对于院落发生的喜人变化,居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中。
硬件设施提档升级仅仅走出了改造的第一步。随后,在街道和社区的带领和指导下,小区引入了一家专业物管公司,探索物业管理之路。小区还充分利用闲置空间,通过公开比选招标的方式,引入了便民超市、小区食堂、餐厅等便民服务业态,加上小区里原本就有的30多家店铺,居民们不出院落就能实现衣食住行无忧。
“小区里很多店铺虽然是破墙开店,但在小区内存在了多年,也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院落改造后,我们尽最大努力规范管理它们,让它们更好地服务居民。”草堂路社区书记叶鸿说,为了规范管理小区里的商业业态,在社区的指导下,小区成立了商居联盟,并制定了规章制度和公约,大家相互监督制约,共同自觉维护小区的公共卫生环境。
成立物管委员会 率先开设小区公共账户
小区里有了自己的“小商圈”,还有600个机动车停车位,以及非机动车停车智能充电停车棚,还会定期邀请外面的商家在院子里搞小型市集,这些公共收益管理成为了一大难题。
在引入专业物管后,小区的公共收益是由物管管理的,虽然每个月会给居民公布收支账目,但这些居民自己的钱是如何使用的,都只能由物管说了算,居民们没有真正实现监督,公共收益账目也没有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时间长了,大家都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自己的钱必须自己管起来,才能确保每一笔钱花在刀刃上。
在社区的召集和组织下,小区召开了27次坝坝会,居民们积极踊跃地发言参与讨论,为公共收益管理建言献策,大家都希望小区能成立业委会这样的组织来管理公共收益,但由于小区租住户占多数,短时间内很难成立业委会,根据最新的《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小区在街道和社区的指导下,依法成立了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共9人,除了街道和社区的人员外,超过一半以上都是小区业主。
就在几天前,居民们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喜事,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成功在工商银行开立了用于存储管理小区公共收益的业主共有资金银行账户,成为全市率先开设小区公共账户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小区业主的“共有资金”终于有了自己的“钱袋子”。
小区公共账户实现双密码,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掌握支付密码,账户查询密码是向全小区业主公开的,居民可以通过栖居草堂小程序,实时查看每笔小区公共收益收支情况、用途,从而掌握每笔公共收益去向,实现业主共有资金“阳光”下运行。对于公共收益及日常问题,业主可通过栖居草堂小程序咨询了解,实现线上沟通交流,推动基层治理由政府监督管理向业主共建共治共享转变。
“现在大家真正觉得自己是院子的主人了,参与院落治理的热情非常高,每次院落搞活动参加的人都很多,居民发现院落有垃圾会主动捡拾,看到院子里有安全隐患会立即反映,都一心想着让院子变得更好。”在院落里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李万林欣喜地看到了居民们的变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