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新闻网

定目标!四川绿色低碳转型路线这样走
2023年11月07日 09:1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11月6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梁武湖在会上表示,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四川将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优势,努力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梁武湖表示,在能源方面,加快建设“三江”水电基地,大力推进“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和凉山州风电基地建设,推动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8亿千瓦以上。合理控制煤炭消费,不断拓展新能源消纳场景。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1.5%左右。

  产业方面,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行业碳达峰,力争到2027年,全省电炉钢占全省钢铁产能比重提升至50%以上。组织实施重点高能耗行业节能降碳行动,持续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到2025年,所有具备条件的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城乡建设方面,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鼓励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强化建筑节能,推进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因地制宜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深入实施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五年行动。

  交通运输方面,深入实施运输方式“公转水(铁)”、运输装备“油转电”、交通建设“旧转新”、交通状况“堵转畅”、公众出行“私转公”行动,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低碳交通运输方式。(记者 夏婉琳)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