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9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9日从四川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该省已从前置在各市(州)的省级救灾物资中调拨7万床棉被、3万件棉大衣,先后发往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20个市(州),支持各地做好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工作。
2024年以来,四川洪涝、地质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四川提前谋划,综合评估各地冬春救助需求和受灾困难人数,制定了省级冬春救助物资分配方案,全力保障受灾困难群众温暖过冬过节。“天气越来越冷,棉被发放太及时了。”受灾群众领取物资后称。
“相较于之前集中从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物资,现在物资发送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救灾与物资保障处负责人称,快速的物资调运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益于前期部署开展的救灾物资前置工作。
同时,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还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综合评估各地受灾情况的基础上,提前将救灾物资前置,确保遇有灾害救灾物资能第一时间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四川省级物资实现21个市(州)全覆盖,共前置物资96万余件。
冬春救助物资发放过程中,四川明确要求县级制定发放方案,明确冬春救助物资发放对象和标准,主要保障发生自然灾害后基本生活面临一定困难、确需政府救助的受灾困难群众,重点为倒房重建户、受灾的民政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受灾特殊困难群体。在统筹用好省级冬春救助物资基础上,各市(州)、县还加强本级救助物资配套,夯实冬春救助物资保障基础,丰富救助物资发放品类,结合全年受灾情况和气候特点,立足受灾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在加强基本保暖衣被保障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救助物资品类和数量。
此外,应急管理、物资储备、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推动部门之间救助政策的有效衔接,争取多方资源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下一步,四川省级层面将持续跟踪各地冬春救助物资发放情况,强化冬春救助保障工作,切实把温暖及时送到受灾困难群众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