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cxw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坚决守牢安全底线防线
2025年01月02日 19: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日电 (记者 刘忠俊)近日,巴中市经开区黄家沟建材市场利达门窗电焊工张丰掏出手机拍摄了几张作业环境现场图片,并通过相关小程序上传图片及特种作业证等资料,完成动火作业申请……这是四川对电气焊动火作业的最新部署。不光在电气焊动火作业领域,其他领域安全监管也在发生变化。

应急执法人员检查企业有限空间和动火作业安全生产。四川应急供图

  面对拥有全部工业大类、高危企业行业众多且分布地域广,安全形势异常复杂,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的挑战和考验,四川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动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四川在推行“双主任”制度中,明确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共同担任安委会主任的基础上,针对安全责任,省安委会又印发省委常委和省政府领导的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重点任务清单,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在绵阳市梓潼县委大楼会议室,一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正在紧张进行。桌上除熟悉的县长身影,还多了县委书记。“一把手”共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和协调,共同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

  设计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不仅体现在顶层设计,更要落实到每一个行业领域。2024年以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联合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地震五部门提出构建“目标同向使命共担、体系同构发展共促、资源同享力量共用、行动同步安全共治、队伍同建荣誉共勉”的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从建立协同机制到开展联合整治,从共同研判风险到预警信息共享,应急管理系统内各部门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目标,不断深化合作。

安全生产专班在矿区开展督导检查。四川应急供图

  因“合”而兴,在应急管理厅与国家矿山安全监察联合推出的“一矿一策一专班”机制中,应急管理职业共同体建设成效逐步显现。在广安市邻水县南二井,专班例行检查中发现一处顶板出现异常,立即组织矿工撤离,并联系专业队伍进行抢修。成功排险,得益于“一矿一策一专班”机制的应用。

  据了解,“一矿一策一专班”机制是四川在共性任务清单基础上,形成每一个煤矿的个性化对策措施。该机制明确每一个煤矿都必须有一个安全监管工作专班,落实职责任务,明确工作机制,对长停矿井每季度至少1次、生产建设矿井每月至少1次、关闭施工矿井每周至少1次开展现场安全检查。目前,四川已先后成立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专班240个,开展自查发现问题隐患3416条,均已列入近期整改工作计划。

  2024年2月,在全国安全生产领域四川首次出台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硬措施,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四川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693人,其中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9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61人,在四川行业企业形成了强力震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四川新业态、新领域风险也不断涌现,叠加传统安全风险,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复杂。2024年12月9日,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值班中心,一场突如其来的“智能报警”,让这一天不同寻常。“滴、滴、滴……”液氯重大危险区域智能监控区,一个未经许可的身影悄然闯入。同一时间,“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自动报警声响起,值班员张强立马放大监控画面,确认报警信息后,立刻要求相关部门核实现场情况并报告。

  2024年,四川不断提升危化品、矿山、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建立企业安全指数体系,科技赋能监管执法工作。除整合数据资源,推广应用“四川安全码”也是实施“智慧应急”战略的重要手段。

  走进四川万勃石油机械有限公司配电房,遂宁市大英县安办工作人员拿出手机用“四川安全码”小程序轻轻一扫贴在墙上的二维码,屏幕上立刻跳出了一份详细的风险点位信息。这份信息,是配电房的“身份证”,记录了安全状况、风险等级、应急措施等关键信息。

  系统平台建设不仅作用在推动安全责任落实方面,也瞄准着动火作业这一重点领域监管。“动火作业本来就是高风险作业,这下好了,有了平台的监管,一旦出现问题还能及时处理,这对我们也是一大保障。”自贡金海洋气体工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李霞边说边演示“焊总管”平台的操作过程。

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四川应急供图

  一年来,四川通过组织开展“强安2024”监管执法专项行动,依法落实“一案双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行刑衔接、联合惩戒等措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先后立案4.47万余起,其中一案双罚(多罚)464起。在“强安2024”专项行动中,四川各地派出检查组17.31万余个,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6.18万余家次,发现事故隐患47.12万余项,重大事故隐患4393项。“发生较大事故或事故频发地区在会上发言,把事故当成‘活教材’,全面复盘、对照整改,会议气氛很紧张。”甘孜州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陈阳对参加的安全生产会议记忆犹新。

  “严”字当头,“命”字在心,安全生产工作,风大浪急,唯有“雷霆手段”,才能作为安全生产这艘大船的压舱石。四川在探索安全发展路上,将深入推进三年行动,强化前端防范、注重科技赋能、压实各方责任,不断提升安全监管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