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cxw > 中新网四川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在蓉召开
2025年02月20日 14: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20日电 (记者 安源)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于20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四川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两会”精神,总结回顾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四川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天满在会上作工作报告。李天满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林草局的有力指导,以及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四川林草系统胸怀“国之大者”,紧扣“省之要事”,不断强化和充分发挥林草部门的资源管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等职能作用,较好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四川省林草事业林草产业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会议现场。记者 安源 摄

  李天满回顾和总结了一年来取得的亮点成绩:“天府森林四库”正式启动建设。四川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召开工作会议,四川省林草局编制项目建议书,制定工作指南,6家金融机构出台专项支持政策,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迈出坚实步伐。四川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11.5%。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加快建设。四川省政府调整设立省绿化委员会,四川省林草局编制出台国土绿化规划和防沙治沙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营造林522.5万亩、退化草原修复956.3万亩,分别占年度目标的151.5%和116%。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明显。四川省政府公布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四川省林草局组织开展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调查,启动实施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综合防控国家示范项目,高效完成15批次34只大熊猫出境和接返保障任务。林草要素保障有力有效。修订建设项目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办法,建立“一次审”“多审合一”等制度,批准4974宗建设项目使用林地30万亩、草地16.5万亩,有效保障川藏铁路等196个国省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林草传播效能持续增强。联动央省主流媒体播发林草重点工作报道1.27万余条,联合川台开展《熊猫家园》大型全媒体宣传行动,成功承办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守护熊猫家园”交流会,生动讲好林草故事,大力弘扬林草精神。在1月26日召开的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上,四川省国土绿化、野生动植物保护、林草特色产业发展、用林用草用地要素保障、林草宣传和信息化等5项工作获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势之年。李天满强调,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国家林草局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省林草“三个三”工作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两业并举、双轮驱动”总体战略,以建设“天府森林四库”为总抓手,以纵深推进林长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总牵引,锚定目标、笃行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和“十四五”各项任务。力争全年完成营造林350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432万亩,实现林草产业总产值6600亿元。

  报告提出了今年的重点工作:坚持“四库联动”,全面建设“天府森林四库”;坚持科学绿化,扎实推进试点示范省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坚持产业为要,全力为经济稳增长多作贡献;坚持依法治理,切实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牢牢守住林草安全底线;坚持改革激活,充分释放林草发展动能潜能;坚持科技赋能,大力培育林草新质生产力;坚持项目为王,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坚持强基固本,不断提升林草支撑保障水平。

  李天满要求,四川林草系统干部职工要切实发挥好主观能动性,重实效、强实干,高质量完成好各项重点任务。要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强化责任担当抓落实,严肃纪律作风抓落实,转变思维观念抓落实,建强干部队伍抓落实,奋力谱写四川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现代化美丽四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播放了《四川林草2024》专题片,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奋斗历程;通报表扬了2024年度林草重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泸州市林竹局、绵阳市林业局、广元市林业局、达州市林业局、阿坝州林草局、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四川省林草局全体局领导及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负责同志,国家林草局驻成都专员办领导及相关负责同志,各市(州)林草主管部门、四川林业集团、大熊猫国家公园各管理分局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会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