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cxw > 中新网四川

四川“十四五”绿色引领发展 生态经济同频共振
2025年11月13日 20:1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3日电 (王利文)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3日在成都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会上披露,“十四五”期间,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同时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升至全国第5位,实现“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同频共振。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3日在成都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图为发布会现场。四川发布供图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介绍,五年来,四川坚持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努力降低发展的“含碳量”,提升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在提升“含绿量”上,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编制并建立体系,制修订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规章6部、出台地方标准19项;在降低“含碳量”方面,四川在全国率先实施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发布首个跨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碳市场累计交易额突破12亿元,建成省级林草碳普惠等一批碳普惠机制,推动大运会和世运会实现碳中和;在提高“含金量”上,先后投入中、省财政资金285亿元,实施1944个生态环境项目,新增绿色贷款3475亿元,撬动超2592亿元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环境领域。

 7月9日,航拍巴塘水电站。记者 王磊 摄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明騄表示,四川在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转型及绿色生活方式培育上成果丰硕。在产业结构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上,以清洁能源、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十四五”以来省级共完成611个项目节能审查,通过实施高耗能项目能耗替代,充分挖掘节能潜力,累计腾挪135万吨标煤能耗空间。在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四川能源生产结构持续优化,全省水电装机和发电量保持全国第1位,水风光及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1.25亿千瓦、占比89%;天然气(页岩气)年产量稳居全国第1位;加快促进新能源消纳,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40%。随着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累计创建绿色社区3733个、绿色学校7703所,建成节约型机关1.2万个,绿色、低碳正日益成为社会新风尚。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曾吉明总结道,“十四五”时期,全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呈现“四个更加”特征:产业结构更加高端,2024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2.6%,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总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8.2%;生产过程更加清洁,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资源循环更加畅通,累计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约6000万吨,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冶炼渣、粉煤灰等大宗固废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绿色本底更加坚实,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745家、绿色工业园区100家,数量均居西部首位。(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