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成都金堂监狱:快满刑了 他却说“不想回家”
2023年06月15日 14: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5日电 刑满释放,回家与家人团聚,是很多罪犯在服刑期间日思夜想的场景。但对于成都金堂监狱罪犯赵某来说,仅百余公里的距离,还有6个月的刑期,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条艰难的回家路,除了距离和时间,还有不能释怀的过往。

  “我不想减刑,也不想回家”

民警谈话疏导。成都金堂监狱供图
民警谈话疏导。成都金堂监狱供图

  罪犯赵某,现年47岁,因犯故意损坏财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2个月。

  2023年3月,赵某的主管民警孔令龙在对其进行个别教育时发现,赵某对刑满释放后的生活充满悲观情绪。“快满刑了,出去后你有啥打算?”“我不想减刑,也不想回家....。。”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孔令龙察觉到当中必有隐情。

  经过耐心的谈话疏导,孔令龙得知,赵某至今未婚,家中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赵某在入狱前与大哥因宅基地和拆迁赔偿款产生了矛盾,因此对亲情感到失望,“我给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做了那么多事,他们一点都不认同我,我现在没有家了,出去了不晓得干啥子。”兄弟反目让家成为赵某想逃离的地方,缺乏亲人支撑也让他对回归社会后将独自面临未知充满恐惧,因而更加不想回家。

  狱地联动,找回久违的亲情

亲情帮教现场。成都金堂监狱供图
亲情帮教现场。成都金堂监狱供图

  考虑到赵某临近刑满释放,他对于新生的消极态度极可能会影响其正常回归社会,甚至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监区立即为其制定了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安排专人持续跟进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

  监狱积极协调赵某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和司法所,经多方共同努力,与赵某侄子取得了联系,并及时将赵某当前的改造情况和心理顾虑如实告知其家属。深入交流后民警认为,赵某与大哥一家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主要原因在于亲人之间日常缺乏沟通,亲人从未想过放弃他。

  经民警多次调解、谈话引导,赵某了解到家人的真实想法,打开了多年心结,与亲人消除了误解和隔阂,他的亲人也主动向监狱提出开展亲情帮教的申请。

  亲情帮教,铺就回归路

  2023年6月7日,赵某的亲人前往金堂监狱会见中心,进行了一次特殊的亲情帮教。

  看到久违亲人的那一刹那,赵某兴奋又紧张拘谨。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赵某和亲人隔着玻璃,通过电话敞开心扉,当说起这些年的经历和变化,赵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最后,一家人叮嘱赵某要认真改造,明确表示亲人们不会放弃他,欢迎他回家后和他们共同生活,并为赵某缴纳了部分罚金。

  帮教活动结束后,管教民警孔令龙与赵某谈话说道:“现在和家人见了面,误会也解开了,接下来要好好改造,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

  “没有想到监狱帮我重新找回了‘家’,我一定会记着警官的教诲,踏实改造,遵纪守法,争取早日重获新生。”赵某终于不再担心“无家可归”,掩面而泣。

  目前,赵某情绪稳定,积极参加监区文化教育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改造信心十足。

  亲情,是罪犯涤心塑魂、脱胎换骨不可或缺的一剂“催化剂”。叩开一扇门,启迪一颗心,四川监狱始终秉持“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挽救一个家庭,和谐一片社区,稳定一方百姓”的教育改造理念,将亲情感化融入教育改造中,促使罪犯踏实改造、迷途知返。(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