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0日电 (记者 王鹏)老年人突发腿疼,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近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血管外科)团队副主任医师姚佐懿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疾病中最容易被误诊的疾病之一。

据了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问题: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为什么容易被误诊?姚佐懿说,因为这种疾病的主要表现过于常见——腿部疼痛。“对公众来说,腿疼很常见,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有可能是关节炎,有可能肌肉劳累过度,就是很少有人想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在此情况下,如果患者得不到正确的治疗,任病变继续发展,就会出现“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特点是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通常表现为小腿肌肉的酸痛,也可以是下肢其它部位的疼痛),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缓解,继续行走后疼痛又反复出现。随着病变的加重,出现疼痛的行走距离越来越短,从几百米到最后的十几米,甚至几米。
“如果出现跛行症状仍没有诊治,病变继续恶化,就会出现‘静息痛’,患者即使在不运动的时候仍然会有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入睡时更重,使得患者寝食难安,精神紧张。”因此,姚佐懿建议老年患者,如果有腿疼,有“间歇性跛行”,要尽早去血管外科诊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果持续进展,腿部缺血就会持续加重,严重的就是坏疽和感染,导致患者截肢、甚至失去生命。”姚佐懿说,如果出现急性腿疼或者原有的腿疼突然加重,则预示着可能有急性动脉栓塞或急性动脉血栓形成,从小小的急性腿疼到最出现严重的情况,有时只需要数小时到数天时间,因此患者一定要特别注意。
姚佐懿表示,这种疾病常发现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血管退化,有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堵塞血管,进而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果要最终确诊,需要进行彩超以及CT血管造影,以便看清血管的直径、尺寸大小以及堵塞范围。
那普通人该如何分辨普通腿疼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姚佐懿说,如果老年人出现了腿疼,最简单的方法是摸一摸足部动脉有没有跳动感,“其次,如果你恰好是一个心脏有问题的病人,或者你恰好是一个老年人,出现腿疼你一定要尽快去看看血管有没有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