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泸州道路运输“民心守护”工程
2023年12月05日 11:2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5日电 (高洁 罗心平)今年以来,泸州市道路运输系统立足行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筑牢政治底色、擦亮为民本色、提升幸福成色,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道路运输发展成果,高质量推动城乡运输一体化,高标准建设“金通工程”样板县,高水平构建“交商邮供”融合发展模式,用“六心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着力打造具有泸州特色的道路运输“民心守护”工程……一项项民生承诺,写进老百姓生活,犹如一道道温暖的阳光,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有温度有力度有厚度的民生图景正徐徐展开。

  城市公交出行保障更贴心。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泸州道路运输系统紧跟时代潮流,持续在优化城市公交服务、推动城乡运输一体化上下功夫,积极收集解决群众出行诉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协调指导市公交集团公司在主城区新开行公交线路2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余条,辐射二环路城南段、高铁站、医教园区、城郊周边、新政务服务中心等区域。新投入29辆低地板低入口公交车,开通敬老爱老公交专线3条,让老年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与舒适。

  道路客运服务出行更用心。开展农民工返乡返岗“情满旅途·金通春风”一票制运输服务,2023年春运期间,全市累计开行农民工返乡返岗专车2938班次,安全运送农民工11.7万余人次。全市投入“金通”小黄车600余辆,总发班9.2万班次,运送当地村民6.3万人次,开行“金通”护学专线144条,投入425辆,护航学生“求学路”约3.2万余人,累计18次获央媒省媒聚焦点赞。高考期间,投入242辆客车,免费接送考生8.9万余人次。圆满完成全市节假日、酒博会、地标会等重大活动运输保障任务。

  “交商邮供”融合发展更暖心。泸州道路运输系统将“交商邮供”融合发展作为“民心守护”工程之一,围绕构建新模式,打造新地标新亮点的要求,全力构建以“多站合一、一站多能”的乡镇“交商邮供”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3个,建成县级物流分拨中心5个,乡镇寄递物流商贸营运中心54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29个,乡村邮站1143个,持续推进客运车辆搭载邮件快件,邮政快递均实现乡镇全覆盖,建制村通邮率达100%,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更安心。切实贯彻落实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引导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委托全市29家检测机构开展道路运输车辆实车核查,禁止燃油消耗量核查不合格车辆进入运输市场。推进全市公交车辆、出租车执行新购或更换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目前,道路运输领域新增或更换新能源车辆共264辆,其中公交车105辆、出租汽车96辆、客运车辆63辆。全市清洁能源公交车总数达1243辆、新能源客运车辆达497辆,新能源出租汽车车辆(含网约车)725辆。全面完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进一步提升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加强营运车尾气治理维护,严格对标对表淘汰不合规M站11家。在全市开展“阳光维修放心消费”专项行动,全市662家维修企业均已完成阳光维修“六公示”。

  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更用心。为“让考生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自2023年8月1日起全面推进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考试线上报名、缴费、预约。截止11月30日,全市网上报名出租汽车驾驶员2725人。其中,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875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1850人,参加考试的1832人,考试合格的1247人,占参考人数的68%。坚持网上行政审批能力和窗口服务质效“两手抓”“两手硬”。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川渝通办”等一件事一次办,设置党员先锋岗,创新推出“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制”“节假日预约服务”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受到办事群众一致好评,1-11月,全市共办结市级行政审批事项30733件。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9439件,其他行政许可事项11294件。

  行业党建引领车轮更暖心。坚持党建带群建,全力推动“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新业态群体党建工作,通过上下贯通,完善行业组织体系,创新建设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在纳溪区新增多功能货车司机党建阵地“云溪司机之家”,进一步解决了货车司机“问题诉求”“停车住宿”“餐饮服务”“业务办理”等需求,全面提升运营服务能力。在泸州万顺叫车公司建立泸州市“网约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正在积极打造“新心向党、你呼我应”的网约车行业党建品牌。同时,成立货车司机及网约车驾驶员法律维权服务团,聘请36名律师为货车司机及网约车驾驶员提供法律维权服务,切实保障新业态群体合法权益。不断增强行业新业态司机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道路运输之要,在于为民。来年,泸州市道路运输系统将以创一流、走在前为工作目标,以惠民生、暖民心为使命担当,让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新变化更有温度,摸得着的真幸福更有质感,为高水平推进泸州“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中贡献道路运输力量,交出“满分答卷”。(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