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转意识促融合 双流区推进社区营造师培训
2023年12月12日 10:0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12月12日电 经过学员招募、学习意向调查、课程计划设置,日前,由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成都市双流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举办,采用国家开放大学社区营造课程体系的双流首届社区营造师培训班正式开班学习。

  近年来,双流区社工站(室)实务中存在重人群服务、轻社会治理的短板,服务中活动化、项目化问题突出,导致工作同质化严重,成效感与专业性较弱。

  为了优化双流区社工人才结构,提升社工站(室)乃至村(社区)总体社区营造能力,培养具有开放思维、整合性工作能力的社区营造师,今年双流区社工协会争取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举办“转意识,促融合”社区营造师资质培训。培训班共招募学员21人,所采用课程与国家开放大学社区营造师培训平行一致,分为必修、选修、实操三大模块,教师来自清华、北大等高校及全国社区营造头部机构的领军人才,尖货多、含金量高。截至目前,已进行了4次线下培训。

  培训现场。双流区社工协会供图
培训现场。双流区社工协会供图

  首次培训特意邀请打造“邻里月台”的空间营造讲师张利君与学员们开展了“导—学”见面会。张利君以“世界咖啡馆”工作手法,带领学员熟悉社区营造45种技术,并通过不同议题中技术的交叉、变换应用,破除学员固化思维,唤醒社工整合社区工作法的意识。通过热烈的分组讨论,结合前期问卷调查与学员意愿,21名学员划分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慈善社区建设、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社区文化发掘与创新4个主题共学小组,选定组长,并约定本次培训会后,学员提交线下实践计划表,以便导师提供针对性团体辅导。

  打造了首届“全国社区公共艺术节”社区文化营造讲师杨玲,在《促进社区文化认同的实务工作方法》课上详细阐述了促进社区文化认同的各种工作方法,用理论加大量的实例,向学员印证社区文化塑造可以贯穿所有社区场景,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让学员茅塞顿开。

  成都社区行动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韦罗东在《协商议事参与式培训》中,以两个“W”、一个“H”为引导,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论证了协商议事在社区治理中的必要性,并运用案例比对、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将协商议事相关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方法,生动有趣的授课形式非常吸引眼球。

  培训现场。双流区社工协会供图
培训现场。双流区社工协会供图

  在《参与式社区互助体系建设》课程中,国开首批社区营造师职业技能培训师闵雄介绍了以义仓为代表的参与式社区互助体系的概念和建设方法。通过阐述,使学员们了解到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和邻里互助的友好氛围可以实现社区的共同发展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学员们的思维,为学员们的社区营造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据悉,社区营造师培训期将持续进行,学员们通过提交学习报告、社区营造实践案与报告等,可获得社区营造师结业证书,未来将进入双流区社会工作人才库,为双流社区治理贡献更多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