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3日电 (李悦琴)“中华秋沙鸭,是中华秋沙鸭!”近日,成都观鸟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共同发起并实施的成都平原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在成都、德阳、眉山、绵阳等13个地市开展,由洪雅鸟类爱好者组成的普查队深入青衣江沿线调查。

隆冬时节,洪雅平静的青衣江上,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划过天空,无数水鸟翩翩起舞,绘制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调查队员站在青衣江畔一边用望远镜观测、用相机抓拍,一边用笔纸记录拍到的鸟类种类。
自2017年以来,开展了八轮成都平原越冬水鸟调查。调查对掌握四川盆地越冬水鸟种群组成、规模和分布现状,保护候鸟及其迁飞通道有着重要意义。“本轮调查共选定78处调查区域,洪雅就是其中一处,调查范围为青衣江三桥往牛角湾段。”参与调查的志愿者称,青衣江有很多滩涂,水浅且水草丰美、芦苇茂盛,十分有利于水鸟的隐蔽和夜宿。
“调查结果看,水鸟物种组成及种群数量总体保持稳定。”参与调查志愿者表示,洪雅湖泊河流非常适合候鸟留驻,希望大家一起维护湿地环境,为候鸟们提供更多更好栖息环境,让更多候鸟在美丽青衣江边栖息。

近年来,洪雅持续加大河湖环境治理,推进湿地修复保护,让鸟类有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更丰富的食物来源,一些珍稀鸟类已连续多年到洪雅越冬,充分显示了洪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质量优越性。如今,蓝天白云下,洪雅绿色底蕴正不断厚植。
据了解,本次洪雅境内青衣江流域候鸟普查共记录水鸟30类2000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连续几年都比较稳定,每年都有飞临洪雅县境内;二级保护鸟类如凤头鸊鹈、黑颈鸊鹈、罗纹鸭、赤麻鸭等种群也都很稳定来洪雅越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