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0日电 (孔继红)新年新气象,在广汉,人们也迎来了新变化,开启了新体验,迎来了新生活。
打卡“新”公园
始建于1984年的金雁湖公园是广汉市建园最早的综合性公园之一,承载着几代广汉人的幸福记忆。公园占地800余亩,三面环水,森林茂密,飞禽群集,水生植物丰盛。多年来,金雁湖公园设施设备破旧老化,市民们非常期待对金雁湖进行改造。2023年2月,金雁湖景区启动提升改造工程,引发广汉市民的广泛关注。

作为广汉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到2023年底,经过改造提升后的金雁湖公园正式向公众开放。如今,升级改造后的金雁湖景区由单一传统的市民休闲绿地公园,升级成为集健身、娱乐、消费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开放性景区。一路走来,金雁湖广场的钢铸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广场一侧,极具设计感的亭子简约大气,植入的桃花山等景点让空间更加通透、整洁;金雁湖沿湖水岸不仅有“水秀林园”“林波花涧”“金雁旧事”三处主题空间,绿道、滨水步道串联其中,构成景湖共融水天一色的画面。
近年来,广汉市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以打造“公园城市”建设为契机,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让市民出门就能享受到公园绿地。“金雁湖现在变化非常大,风景比原先美丽多了,人文关怀设施也比以前有很大的改善,我们都很满意。”市民向宇开心地说。
住进“新”小区
“我在川江小区居住两年了,亲眼见证了这个老旧小区的蜕变,现在我们小区就像新小区一样,路面干净整洁,还新增了许多绿化和停车位,楼房内部还做了防水,住在这个小区感觉既方便又舒心。”居民唐莉的话,代表了这个小区居民们共同的心声。
川江小区建成于1994年,多年来基础设施逐渐老化,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广汉市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改造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了解群众需求,汇聚群众智慧,通过妥善解决老旧小区遗留问题,有效满足了群众诉求,并全面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改造后的川江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切实推动了小区品质提升和社会治理创新,成功打造“社区样板”。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关乎城市发展。近年来,广汉将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小区地面、雨污管道、自来水管道、天然气管道、屋面防水、增设停车位、增加安防设施设备等,通过“面子”和“里子”的同步改造,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功能的提升与转变。据统计,截至目前,广汉开工老旧小区改造313个,已完工和基本完工235个。2023年度计划开工改造120个,已开工123个,已完工和基本完工45个,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开启“新”生活
为应对冬季的寒冷天气,这几天,广汉社会福利院对院内所有养老床位的被褥进行了换新、换厚,全院老人的过冬衣物发放工作也基本完成。入冬以来,广汉市聚焦特殊群体安危冷暖,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政策落实,推行暖心服务,启动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工作,加强农村留守、散居特困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巡访关爱服务,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发放棉衣、棉被等过冬物资,保障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广汉市还关爱残疾人群体,依托“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保障”,实施“就业援助、扶贫解困”等助残项目,通过物质、资金、技术、政策等量体裁衣式举措,给予残疾人帮扶和支持。在一家皮具伞业的“就业帮扶车间”,通过残联组织的技能培训上岗就业的残疾人有200多人,占公司职工总数近40%。针对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扶贫车间”通过“小、快、灵”等就业门槛相对较低的产业门类,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2023年以来,广汉市开展残疾人专项招聘活动7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帮助2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与此同时,广汉市持续推进文明实践进小区活动,将文明交通、文明养宠、消防安全、社保政策等文明知识送进基层小区,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在各镇、街道,志愿者们为居民发放创文、普法、反诈、禁毒等宣传资料,讲解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绿色低碳出行等知识。同时,还设置了便民服务区,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爱心义剪等志愿服务,进一步提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
就在前不久,2024年广汉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发布。三星堆文化志愿宣讲服务项目、职工“益趣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公益慈善创投志愿服务项目、“爱满广汉”妇女儿童和家庭志愿服务项目、“堆堆说法”法治故事会项目等13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将在新的一年里,引导市民群众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彰显城市文明的新风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