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ms > 四川新闻网

泸州发布新规:四季豆不得“参与”农村聚餐
2025年02月20日 09:2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近日,记者从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将于2025年2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旨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范农村地区可能出现的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

  在《管理规范》中,规定了区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区县卫生健康部门、银保监部门、村(居)委员会相关职责。同时对集体聚餐加工场所、食品贮存、食品加工制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食品安全。《管理规范》适用于泸州市行政区域内,单次聚餐100人以上(含100人)的农村集体聚餐监督管理工作,包括泸州市行政区域以外的乡厨在泸州市内承办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

  其中,“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不得提供无合法来源的散装白酒等。”这一细节迅速成为网友讨论的焦点。不少网友表示理解,认为禁止使用是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也有部分网友提出质疑,认为这样“一刀切”的方式过于死板。

  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管理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有着坚实的法律基础。

  记者了解到,《管理规范》中,还明确了举办者、承办者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鼓励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倡导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从简用餐,鼓励举办者按实际需要采购食品,承办者在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食材。

  同时,《管理规范》还对出现农村集体聚餐突发事件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包括立即处置、送医就诊、报告相关部门、保护现场等。

  据悉,在泸州市出台此次《管理规范》之前,于2020年8月出台并沿用至今的《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