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8日电 3月17日,在“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达古冰川高端国际学术论坛圆满举办后,一场别具深意的公益行动:“让冰川退烧”——达古冰川论坛倡议活动在达古冰川景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冰川研究中心主办,旨在唤起全球公众对冰川消融问题的关注,并推动冰川保护行动的实施。
期间,多位专家在活动上作主旨演讲,并于18日在达古冰川进行了实地考察。倡议发起机构之一的纬利(香港)有限公司,更特意为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制作一套“让冰川退烧倡议”纪念图,用作纪念“2025冰川保护年”。
为了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冰川消融的严峻性,活动现场设置了倡议签名墙,与会嘉宾和游客纷纷签名,表达对冰川保护的支持。此外,“放飞气球”环节成为活动高潮——20位来自各领域的代表手持象征全球濒危冰川的大型气球放飞天空,寓意这些冰川正在以不可逆转的速度消失。与此同时,现场观众手持200个小气球,共同参与放飞,以实际行动呼吁更多人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当这些气球缓缓升空,我们仿佛看到全球冰川正在消逝的景象。”一位参与者动情地说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采取行动,让冰川‘退烧’,让地球降温。”

与会嘉宾指出,保护冰川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环保组织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应该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冰川消融及其影响的认知,使更多人理解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实践。同时,论坛也倡导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机构、环保组织建立紧密联系,分享研究成果,共同制定冰川保护对策。
作为本次倡议的一部分,与会方宣布将启动“绿色蓝图——冰川、陆地与海洋保育和教育计划”,旨在通过科研、科普和行动,促进冰川生态保护。同时,论坛宣布设立“第三极香港冰川地标”及“第三极香港冰川馆”,以科普教育的方式提升社会对冰川保护的认知。
同时,与会代表强调,科技创新将在冰川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论坛倡导通过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更精准的冰川变化监测系统,提高对冰川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全球冰川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也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绿色能源、碳中和技术的发展,减少人类活动对冰川生态系统的影响。
倡议活动后,召开了达古冰川保护可持续性发展座谈会。会上,专家们就景区冰川保护、科学研究、资源挖掘等进行交流,为景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为达古冰川授牌“达古冰川研学基地”。会上,还为8位专家颁发了“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专家工作站”特聘专家聘书。
18日,专家学者一行进驻达古冰川,开展考察,对景区冰川保护情况进行现场实地查看,并就下一步冰川保护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达古冰川专家工作站项目负责人表示,将相继启动三大行动:在达古冰川建立全球首个冰川动态智慧监测系统,用卫星遥感与AI预警守护冰体健康;划定核心区静默保护带,让冰川在每年夏季获得三个月无干扰疗养期;开展冰川抢救计划,为后世留存气候变化的铁证。为让更多人参与到冰川保护中,还将开展“碳足迹小程序”累积绿色积分活动,积分可以换得冰川生态修复项目的“云认养”资格,对于已提交低碳行动方案的企业和个人,可以提供科考志愿者名额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