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广元朝天“敲门行动”进万家 守护安全暖民心
2025年04月08日 15:55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8日电 (张敏 何颖)“非常实在,学到了很多安全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坝坝会以后多开,特别有用。”……前几天,在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关口村,一场以安全宣传教育为主题的“坝坝会”得到了参会群众的高度评价。

灭火器使用培训。 朝天融媒 供图

  今年3月初,广元市朝天区为有效杜绝炭火取暖中毒、用火用电用气和交通等方面“小隐患”导致“大事故”,决定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区开展农村安全宣传教育“敲门行动”,通过面对面宣传、点对点提醒、组织应急演练活动等多种方式,让群众在实践中掌握逃生自救技能,有效提升了农村群众的安全防范能力。

  “土味”宣讲团进农家:安全知识“活”起来

  “父老乡亲快听好:正二三月来到了,森林防火责任重,科学防控最管用……”在大滩镇群众徐廷礼家的院坝里,安全宣传队队员知客何占海正在通过快板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围坐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朝天区紧盯群众关切点、民情结合点、受众共鸣点,将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安全宣传。羊木镇安全宣传队队员雍明说:“入户宣传时,张贴的安全明白卡和发放的安全宣传单上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同时,我们还将明白卡上的专业术语改成‘地里长出来的话’,让群众真正看得进、记得住。”宣传不漏一户一人,据了解,自敲门行动开展以来,朝天区共组建宣传队伍141支、宣传人员1176人,累计入户宣传5.8万余户,发放安全宣传单8万余份,张贴农村安全明白卡3万余份,LED屏播放宣传标语138条,村村通广播每天不间断播放安全知识,“抬眼可见、触手可学”的立体宣传网业已形成。

  “硬核”排查暖人心:隐患整改“实”起来

  “出门遛弯的时候,发现隐患可以拍照,然后通过这个小程序点‘一键上传’,就能领取15元红包。”在曾家镇尧坪村,网格员张玉立正向张大爷介绍“安全隐患随手拍”小程序,当了解到张大爷独居在家,张玉立还立即联系了朝天区消防救援大队,为其预约安装独立烟感报警器。

  “这次我们坚决不走过场,要把安全隐患一一揪出来,让群众住得安心,睡得踏实!”同样,灶台边的电线是否老化、烤火房是否有开窗通风、柴火堆是否远离房屋、电瓶车是否在安全区充电等,这些细节都被一一纳入“安全档案”,并得到了及时整改。

  朝天区的“敲门行动”不仅是“敲开一扇门”,更是“解决一桩事”。朝天区安办负责人介绍,干部们逐户排查隐患,为80余户家庭“量身定制”整改方案,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56个,立行立改138个,安装烟感器742户。

  “十户联防”聚合力:邻里守望“动”起来

  朝天区在实施“一卡一单”硬举措的同时,更有人性化的“软联通”。针对特殊群体,该区创新“包保到户”责任制,在水磨沟社区,居民间采取“十户联防”,按就近居住的原则,归拢成一个联防小组,社区干部与联防小组“结对子”。“周大爷家的柴火堆、吴婆婆家电热毯的插头,都是我的‘责任田’。”“包保”干部小刘的电脑上,有联防小组每户的“安全档案”。

  “以前单门独户总怕出事,现在十户一家亲,心里踏实多了!”居民周大爷说。这种“十户联防”,让散居深山的农户结成安全共同体,把“单门独户”的安全防线升级为“邻里共守”的防护网。

  据了解,朝天区将常态化推进该活动,并与日常网格化管理结合,定期开展安全宣传和隐患排查,督促指导乡镇采取“十户联防”“包保到户”等措施,重点关注留守老人、独居户、偏远住户等群体,构建安全提醒教育结对帮扶机制,持续织密农村安全防护网。(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