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泸州基层应急建设经验入选国家级读本
2025年09月04日 19: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4日电 (刘忠俊 何芳)近日,泸州市推进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实践经验,成功入选应急管理部组织编写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为全国基层应急治理提供“泸州样板”。

泸州江阳区黄舣镇应急指挥中心。泸州应急供图

  泸州地处长江、沱江交汇处,自然灾害频发且高危企业聚集,基层应急压力较大。近年来,该市先后出台《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补短板工作方案》等政策,通过“一体化推进、信息化赋能、统筹式执法”,推动应急管理“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实现126个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六有”(有机构、有机制、有力量、有预案、有平台、有保障)全覆盖。

  在泸州江阳区黄舣镇,应急管理办公室早在2021年便单独设立,配备9名在编人员,由副镇长兼任应急办主任,构建“专人专责”工作架构。该镇还建成17个微型消防站、53个应急物资前置点,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突发情况可第一时间响应。泰安街道则创新“微网实格”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等多级网格,2.2万余名网格员化身“安全哨兵”,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2025年7月,泸州市还为乡镇(街道)定制“三张清单”(履职事项清单、配合事项清单、上级收回事项清单),明确职责边界;配套制定“9张指导清单”(含阵地建设、装备配备等内容),确保基层应急工作“有人抓、能落实”。

  科技赋能让应急响应更高效。泸州纳溪区东升街道部署的人工智能摄像头,能自动识别电动车入楼行为并进行语音劝导;若住户拒不听从,预警信息可通过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推送至网格员,15分钟内未处理的,还会同步推送至街道应急办或通过智慧外呼系统提醒相关人员。该平台整合22个部门5亿余条数据,实现市、县、乡三级互联互通。

江阳区茜草片区应急执法人员检查泸南酒业安全生产工作。泸州应急供图

     2025年8月强降雨期间,黄舣镇通过该平台实时查看降雨数据、调度应急工作,向相关人员精准推送预警提示,同时通过视频调度、手机定位抽查等方式,确保受威胁群众“真转移、真避险”。此外,泸州市还培养465名无人机飞手,为乡镇配备无人机、卫星电话等“小、快、轻、智”装备,推动基层应急工作从“经验型”向“科技型”转变。

  为破解基层应急执法覆盖不足、乡镇(街道)无执法权等难题,泸州市统筹乡镇、园区力量,组建30支应急管理片区执法中队,推行“日常监管+行政执法”一体化模式。以泸州江阳区为例,该区以长江为界设立茜草、况场2支执法中队。近日,中队联合泰安街道、泸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检查某金属制品厂时,当场叫停黎某某无证电焊作业,并依法对该企业处罚款1万元。同时,该市推行告知式、预检式、普法式执法。此前,某能源企业提前5天收到《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事先告知书》后,对照清单自查整改12条安全隐患。2025年以来,泸州市应急管理片区执法中队已检查复查企业412家次,消除事故隐患1229个,立案查处79家次,实现“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泸州纳溪区东升街道应急物资库一角。泸州应急供图

  “从隐患发现到应急处置,基层始终是第一道防线。”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持续深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基层应急治理贡献更多“泸州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