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3日电 (刘刚 冯妮娜)“何阿姨,请把你的摊子收一点进去,不要把路挡住了……”近日,一队身穿红色马甲、头戴小红帽的“灯城义警”,穿行在自贡市沿滩区仙市古镇内,例行开展社区巡视。
据介绍,“灯城义警”是自贡警方探索社会治理、群防群治的一张亮丽名片。队员中有退役军人、退休教师、社区志愿者等,他们守护校园、疏导交通、服务游客、化解矛盾、巡护河道,是自贡的“城市守护者”。
尤其是在自贡全市率先探索“公安+协会”管理模式的沿滩区“灯城义警”,历经两年多的建设发展,凭借创新性的探索和规范化的管理,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治理成果,吸引了省内外同行52家单位纷纷前来探石问路、取经学习。
“沿滩有9镇1乡2街道1管委会、9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承载着38.2万户籍人口与26.14万常住人口的烟火日常。”据沿滩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区既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也有人气古镇,社会活动非常活跃。2022年以来,沿滩辖区警情数大幅上升,处警响应、巡逻防控、风险排查、民生服务等工作压力不断加大。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为探索改革路子,沿滩区公安分局班子成员带队远赴浙江海宁、诸暨,借鉴“枫桥经验”,寻找就地化解矛盾新思路。同时,学习“龙湖远达社区道德银行”等身边的创新管理理念,一条融合四方智慧、烙印沿滩印记的“灯城义警”建设思路逐渐清晰。从2023年成立之初的5人到如今的2332人,“灯城义警”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覆盖了全区112个村(社区),已成为沿滩区治安动态的“观察点”和“流动哨”,形成了“一呼百应、群防群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据了解,两年多来,“灯城义警”在基层治理中焕发了强大生命力,其核心驱动力正源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深厚乡土基因与血脉联系。这支队伍由本地街坊邻里、热心人士组成,他们对当地的每条街巷、每户人家知根知底,这份建立于“乡音乡情”的沟通桥梁,赋予了义警工作无可比拟的亲和力、渗透力与精准性。
据悉,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越来越多的义警在这支队伍中体会到获得感。为持续激发队伍内生动力,沿滩区建立了星级评定与荣誉激励机制,极大提升了队伍知名度和荣誉感,树起了闪亮的标杆。“灯城义警”的成功实践,不仅守护了一方平安,更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特色化的有效路径,其价值已超越地域范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