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10日电(陈默) 近日,86岁的余婆婆(化名)在成都京东方医院康复出院,回想这段从病痛缠身到重获健康的经历,她和家人对医护人员充满感激。该院麻醉科与泌尿外科团队通过精准协作,从带状疱疹治疗中意外发现肾部隐疾,最终以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和微创技术,成功守护了老人的健康。
数月前,余婆婆因腰部带状疱疹引发剧烈疼痛,辗转多地治疗后症状缓解不佳。随后,她慕名来到成都京东方医院,找到麻醉科董蜀华教授寻求帮助。“当时腰上的疱疹绕了一圈,疼得坐立难安,连觉都睡不好。”余婆婆回忆道。
经过董蜀华团队3个疗程的规范治疗,余婆婆腰部的疱疹基本消退,但隐隐的疼痛感仍未完全消失。董蜀华没有将其简单归为带状疱疹后遗症,而是敏锐察觉到疼痛背后可能隐藏着其他问题。在腹部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情况下,她反复与家属沟通,说服他们同意进行增强MR检查。
“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不同病症的症状容易混淆叠加,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董蜀华表示。这份严谨最终带来了关键突破——增强MR检查清晰显示,余婆婆肾上长有一个包块,肾旁还有肿大的淋巴结,需立即转入泌尿外科进一步诊疗。
泌尿外科陈卫国主任第一时间介入评估。考虑到余婆婆年事已高且患有高血压,身体耐受力较弱,陈卫国团队迅速牵头组织了由泌尿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科室参与的MDT会诊。专家们围绕包块性质、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方案反复研讨,最终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以最大程度减少创伤。同时,为避免老人因过度担忧产生焦虑,团队一致决定暂时隐瞒病情的潜在风险。
手术前一天,董蜀华特意来到病房,叮嘱余婆婆术前饮用适量能量水。“老年人术前禁食时间过长易出现低血糖,影响体能,适量补充能量水能为手术和恢复打下基础。”她向家属解释道。
手术当天,陈卫国主任团队在全身麻醉下顺利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得益于精准的术前评估和先进的微创技术,手术仅用了预计时间的八成便完成,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董蜀华团队继续跟进康复进程,指导余婆婆早期补充能量水,助力身体机能快速恢复。
“真没想到80多岁的老人做这么大的手术,恢复得这么快!术后没几天就能下床走路了。”看着精神日渐好转的余婆婆,家属感慨不已。他们还提到,手术当天董蜀华全程陪伴老人进入手术室安抚情绪,陈卫国主任术后每天都会到病房查看恢复情况,耐心解答疑问。
如今,余婆婆的精神状态和体能已基本恢复,即将出院回家。“这次成功救治,离不开团队对细节的把控和多学科的紧密协作。”董蜀华表示,面对高龄患者,细致排查和跨科协作缺一不可。陈卫国也补充道,将微创技术与快速康复理念结合,能最大程度降低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让诊疗更有温度。
此次案例不仅展现了成都京东方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更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初心,为高龄患者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有力借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