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国新闻网

渝鄂湘黔川齐聚“桃花源” 共“画”武陵文旅发展新蓝图
2022年07月18日 13: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图为2022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开幕式现场。 陈佳欣 摄

  中新网重庆7月17日电 (梁钦卿)17日,2022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在重庆酉阳举行开幕式。开幕式上,渝鄂湘黔四省市共同启动武陵文旅营销推广平台;渝鄂湘黔川五省市文旅部门签署《中国武陵文旅目的地共建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地跨渝鄂湘黔四省市的武陵山区山水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同时武陵山的部分地区也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范围。

  武陵文旅营销推广平台致力于成为武陵山联盟单位对外营销推广的统一窗口,成为促进武陵山四省市文旅联动、文化交流、文旅推介的有机载体,上线后将拓宽武陵山对外营销推广渠道,助推武陵山片区产业连片融合发展。

  该平台通过整合区域文旅产业数据、提供文旅场景化交互工具、联通线上流量入口等服务体系,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公共服务,线上推广平台服务内容包括文旅资讯、文旅商品、线上推介、惠民福利、出行预订等功能。

  该平台架设起“一云多端”的线上线下联动运营体系。一云,即区域文旅资源要素集采云端;多端,则以重庆主城的武陵山文旅推广中心为线下据点,整合搜索引擎、出行服务端、文旅KOL等多个线上流量端口,构建线上线下、多业态联动、多省互动的立体式运营架构。

  此外,渝鄂湘黔川五省市文旅部门在开幕式上签署了《中国武陵文旅目的地共建计划》,共同携手将武陵山片区打造成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促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成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渝鄂湘黔川五省市将建立文物保护利用、文化典籍整理传承经验交流机制,共同提升工作水平;建立考古协作机制,共同发掘梳理武陵山区文化脉络;组织开展非遗技艺、民间手艺交流互传,促进非遗和民间手艺传承与振兴;组建武陵山原生态文化艺术人才库,共同打造艺术作品。

  此外,渝鄂湘黔川将整合武陵山片区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策划推出红色文化、山地休闲、亲水体验、民俗研学、古镇观光、乡村民宿等省级精品专题旅游线路产品;串联四川省和武陵山区特色文旅景区、景点,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武陵山黄金旅游环线,以精品旅游线路为支撑,共推“大武陵”旅游品牌。

  中共酉阳县委书记祁美文表示,作为此次峰会的承办地,酉阳有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草长莺飞的“菖蒲大草原”,有丹青晕染的“花田梯田”,有寒武纪地球日记“叠石花谷”,武陵山脉在酉州大地上天然雕琢、秀色天成。接下来,酉阳将联动打造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努力为广大游客展现更美的“诗和远方”。(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