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东西问智库”在北京成立
2022年10月29日 15: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安英昭 徐雪莹)中新社“东西问智库”28日在北京成立。

10月28日,中新社“东西问智库”在北京成立。当日,中新社围绕“与文物对话,促文明互鉴”主题举办首届“东西问智库”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并向首批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颁发聘书。图为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局长许玉明(中)为中新社“东西问智库”首批学术顾问颁发聘书。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10月28日,中新社“东西问智库”在北京成立。当日,中新社围绕“与文物对话,促文明互鉴”主题举办首届“东西问智库”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并向首批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颁发聘书。图为中央统战部侨务事务局局长许玉明(中)为中新社“东西问智库”首批学术顾问颁发聘书。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当日,中新社围绕“与文物对话,促文明互鉴”主题举办首届“东西问智库”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并向首批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图为中新社社长陈陆军(中)为中新社“东西问智库”首批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图为中新社社长陈陆军(中)为中新社“东西问智库”首批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表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新社建社70周年贺信精神,中新社藉此成立“东西问智库”,致力于常态化、品牌化、智库化、平台化开展活动、汇聚智力、做好传播,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东西问智库”是一个跨学科的、多语种的、全媒介的、传播型的智库平台。中新社将以此为抓手继续推动学媒结合,聘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担任“东西问智库”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陆续举办主题论坛、学术沙龙、中外对话等,为中外专家提供脑力激荡的平台,为中外受众提供思维碰撞的盛宴。

10月28日,中新社围绕“与文物对话,促文明互鉴”主题在北京举办首届“东西问智库”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并向首批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10月28日,中新社围绕“与文物对话,促文明互鉴”主题在北京举办首届“东西问智库”论坛暨“东西问智库”成立仪式,并向首批学术顾问和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在同日举行的首届论坛上,多位中外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展开圆桌对话,为促进文明互鉴分享真知灼见。

  据介绍,中新社于2020年底推出大型学理型融媒体报道特稿专栏《东西问》,探索东西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近两年来,该专栏访谈中外学者、国际人士、各界精英突破900人,累计播发中文稿件逾1000篇,网络综合阅读量超10亿,在媒体界及学术界产生积极反响,被称为“具前瞻、有价值的学理性探索”,已成为中新社国际传播的创新品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