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消费质量网

瑞云社区开展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 建群众满意幸福家园
2022年11月15日 10:04 来源:消费质量网 编辑:曹惠君

  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瑞云社区是2004年与2007年两次拆并村组时建制的涉农社区(涵盖原瑞云村、笔架村、肖家村),社区位于成彭路和家具园区5号路的交汇处,北邻智能家具产业园区,东邻斑竹园镇,南邻青桥村,西接杏桂村。因2007年家具园区拆迁安置,现已建成占地600余亩(1-20社),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的大型农民集中居住区。辖区内有27个居民小组,2152户,5823人,党员151名,流动人口约9800余人。社区现有耕地面积约1700亩(21-27社),以种植业为主。

  目前,社区流动人口中老年人约有2000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1325人,其中有800人为失地农民,社区老年人占比达到21%,且人口文化与素养教育处于滞后状态。社区的交通欠发达,部分配套设施缺失,加之社区以种植业为主,居民长期习惯耕种,与外界联系较少,导致社区内大多数老年人处于信息闭塞状态。随着城镇化改革的进程,社区在一系列乡村振兴共拓推进后,林盘整治、道路建设、公共配套等硬件方面有所缓解,但如今社区即将面临转型,如何推动智慧化社区建设成为了最为紧迫的难题。

  成都市新都区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晨曦社工”)作为新都本土的机构,自成立以来坚持党建引领,致力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深扎社区一线,主动对接内外部资源,以本土文化建设为切入口,以居民“体验式”的方式为主,强化服务功能和聚集效应,在社区发展治理方面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2021年11月,晨曦社工主动帮助新繁街道瑞云社区引入外部资源,经过1个多月的筹备,跨越数字鸿沟-社区数字素养教育示范项目于2021年12月17日在新都区新繁街道瑞云社区正式启动,并成立了数字素养服务站。该项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发起、益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实施、成都市新都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运营。其目的是构建老年人对智能手机、交流平台、娱乐程序、网购、虚假诈骗等方面的认知,以粗浅的概论、具体的实操、耐心的指导,帮助居民提升数字素养,提高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技术的掌握能力,从而减轻数字贫困,弥合数字鸿沟。

  在为期1年的运营中,已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了18次活动,建立了社区数字素养图书角,服务了1600余人次,活动主要分为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两大板块。理论课程包含手机信息辨别、电信诈骗、网络诈骗、保健品诈骗等,实操课程包含打车、挂号、支付功能、叫外卖、健康码、发朋友圈等内容,虽然在常人看来都是很简单的课程,但对于瑞云社区居民说课程实用性极强,除了涉及生活中方方面面会用到的内容,还会开展主题活动,所以居民们的参与度较高。

  杨书记表示,社区数字素养教育项目落地在瑞云社区是一件极其令人激动的事情,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有诸多的网络诈骗案例发生,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所以普及传播数字素养信息、提升社区居民数字素养能力势在必行。当社区居民的数字意识建构起来之后,居民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就相应地提高了,这对居民在社区内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