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闭幕。闭幕式上,“幻享未来”优秀科幻作品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揭晓,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文学、艺术、文创等三大类奖项及青少年组奖项的诞生。
随着科幻大会在成都举办,成都的科幻氛围也越发浓厚,中国科幻文化正以世界科幻大会等国际交流平台为媒,在全世界加速“破圈”。
会后,获奖者代表们畅谈了他们眼中的科幻与未来。
艺术类金奖获得者:成都会诞生更多优秀科幻作品
“幻享未来”优秀科幻作品活动征集到7000余份优秀作品,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品中,作者们带着奇思妙想为大家展示了AI、机器人、传送门等尖端科技遇到古蜀历史,外星生命遇到科幻成都,未来世界遇到传统文化等。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现了奇幻想象力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的众多可能性,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幻的非凡魅力。
艺术类金奖获奖作品是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与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创作的定格动画短片《玉兔》。据主创团队介绍,该短片讲述了太空垃圾运输员王小顺因为失职导致飞船发生意外迫降月球,在绝望时刻遇到一个虽然被遗弃,但一直独自等待主人的家用机器人,二者虽然很难互相理解,但最后实现互相拯救的故事。
“一个优秀的世界观设定会非常吸引人,但世界观是服务于故事的,有好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哪怕是以身边的小事作为出发点,讲出一个有趣的概念,可能会出现一些超出想象的好作品。”主创团队代表说。“即使科幻作品没有办法展示太多的科学知识,但能够带给人感动和乐趣也是有意义的尝试。不要被限制住,这点很重要。”
从金沙太阳神鸟到都江堰水利工程,从蚕丛鱼凫神话到三星堆青铜面具……孕育成都的古蜀文明中始终蕴含着浓厚的幻想文化色彩。而《科幻世界》的创刊,则让科幻之火以成都为核心,向全国蔓延。这些科幻基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科幻作家,为中国科幻文化的传承接续奋斗。
“成都作为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同时又是很多潮流文化的核心,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本身就是很多科幻作品中未来世界的样子。”《玉兔》主创团队负责人说,近些年也有很多优秀的创作团队在这里扎根,会有更多的优秀作品破土而出。
青少年组金奖获得者:希望继续沿着科幻之路前行
“为了鼓励青少年了解科幻、爱上科幻,所以我们设置了3个金奖名额,最终是颁出了两个,空缺一个。”主办方介绍。
15岁的成都少年朱玺然以一个“时光”循环故事——《石犀记》获得了金奖。“《石犀记》讲述了一个数千年前发生在蜀地的故事,它留下的痕迹历经岁月又成为了未来某一天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朱玺然介绍,自己创作这个作品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而其灵感则来自“镇水神兽”石犀。
朱玺然说,从自己还对科幻没有概念的时候,他的母亲就为其购买了诸多科幻类书籍。“我不感兴趣就想办法讲给我听、解析给我听。”而这也给他埋下了科幻的种子。
与朱玺然共同拿下金奖的是来自海南省的10岁小学生朱怡宁,他带来了绘画作品《星际旅行奇幻熊猫城》。在这幅作品里,他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展现了大熊猫在外太空旅行的故事。“我3岁就开始画画,一张张画面就是我认知世界的通道。”朱怡宁说自己非常喜欢大熊猫“花花”,很向往跟大熊猫一起生活在成都。“未来,我还要努力去读科幻、画科幻,创作更多的作品。希望下次,我能带着自己的新作品,与大家相遇成都,相遇未来。”
各方代表寄语成都:擦亮“科幻之都”城市新名片
此次活动中,既有群星璀璨的知名科幻作家,也有初出茅庐的科幻新人。活动为其架起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在一件件作品中,中国科幻的未来愈发明晰,愈发可触及。
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幻擦出火花是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之一,也让更多的人通过活动了解传统文化,尤其是巴蜀文化。
“活动将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加大传统文化文创的资源输出。文化传承的科幻表达更符合新时代的大众审美,可以互促互进,转化为成都新的文化基因。”第34届银河奖最佳新人奖和最佳少儿科幻短篇奖获得者贾煜对此给予肯定,她也是本次征集活动文学类的银奖获得者。作为成都人,她对成都的科幻氛围感到自豪,“科幻大会的召开将为城市带来人才、科创、文旅等多种发展机会,希望‘科幻之都’乘风远航。”
本次征集活动中,《逆战手游》杀出重围,作为唯一以游戏形式获得文创类银奖的作品。对此,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介绍,该手游凭借“中式科幻”的世界观设定与精神内核,及在游戏多处融入的巴蜀传统美食、中国传统戏剧、中华传统民俗等“中式”元素,让受众更加有文化认同。“科幻在中国有巨大可能性和成长空间,我们对未来科幻游戏发展充满信心,这是我们团队喜欢的主题,未来我们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冲下去。”
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国风数字人——苏小妹与《逆战手游》一同获得文创类银奖。“苏小妹既有宋代女性的古典气质,又有现代年轻少女的性格元素,她是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介质。”蓝色宇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通过内容,寄予她文化气质,但同时她是从未来元宇宙诞生的,神秘、有想象空间、有故事可以发挥。这是数字人非常重要的元素,我们不是生搬硬套把一个真人改成虚拟人。”
征集活动的开展,也让行业为之振奋。不断推陈出新的精品力作以及高速发展的科技为科幻文创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成都影视城相关负责人对此十分欣喜,她说,世界科幻大会及这次征集活动真正发挥了搭平台、聚人才、引资源的作用,一大批科幻产业项目、要素、平台向成都集聚。“我们发挥科幻+影视产业的优势,签约了一批科幻+影视产业项目。以后我们将从鼓励原创,聚焦IP打造,着力人才培育等方面入手,完善科幻+影视产业支持体系,促进产业升级,擦亮成都‘科幻之都’名片。”(作者: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