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 南方周末CSR思享荟在蓉举行
2024年05月19日 14:2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19日电 (谈欣)ESG为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然而,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评级机构,对酒企ESG绩效的感知和评价,都与酒企的ESG实践之间存在偏差。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探索酒企ESG沟通之道仍需各方努力。

  基于这一观察,南方周末第20期CSR思享荟“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研讨会近日在成都水井坊博物馆举行。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教授,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书长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水井坊首席公共关系事务官洪宗华等嘉宾出席,共同探讨当前企业ESG传播和媒体ESG报道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行的解决之道。

南方周末第20期CSR思享荟“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研讨会在蓉举行。南方周末 供图
南方周末第20期CSR思享荟“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研讨会在蓉举行。南方周末 供图

  王元丰指出,尽管国际社会不乏针对ESG的争议,但在全球气候治理和ESG信披要求趋于统一、严格的趋势下,践行ESG理念,开展ESG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答题。“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去年推出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引,欧盟委员会也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国内的可持续报告披露指引也在今年4月份正式发布。”

  面对全球浪潮,酒企是否做好了准备?王元丰认为,目前中国酒企对是否以及如何开展ESG工作还存在认知误区,企业ESG信披质量尤其是绩效数据的质量有待提高。

“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研讨会现场。南方周末 供图
“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研讨会现场。南方周末 供图

  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基础依然需要立足酒企良好扎实的ESG实践。“以西方话语体系为主的ESG信披和评级标准,并不完全适合国内企业的发展特点。”在洪宗华看来,当前酒企ESG工作面临两个突出的挑战:一个是如何在企业内部凝聚ESG共识;另一个是在对外沟通特别是国际交流中,如何将中国白酒特有的文化属性和技艺传承等融入ESG国际话语体系。

  据介绍,对于如何认识ESG,如何推进ESG工作等问题,水井坊管理层经过一年多的讨论和探索终于达成共识,最终提出了26个可衡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水井坊ESG工作的指引。“我们的公司愿景是成为受人尊敬和可信赖的白酒公司,而不是成为最大的白酒公司。要赢得相关方尊重和信赖,开展ESG工作是必要要求。”洪宗华表示。

  如果说企业是ESG中国故事的素材提供者,那么媒体就是ESG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述者。当前,企业ESG传播和媒体ESG报道都面临诸多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和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媒体代表,就媒体ESG报道的现状进行了分享。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黄宗彦认为,国内ESG报道总体存在内容不够丰富、传播渠道有限、传播效果不够有力、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等问题。在21世纪经济报道碳中和与ESG新闻部李德尚玉看来,国际机构对中国酒类企业ESG评级普遍较低的原因在于对中国白酒的历史文化和酿造工艺了解不足,酒企应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以及借助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

分组讨论和自由交流现场。南方周末 供图
分组讨论和自由交流现场。南方周末 供图

  孙孝文认为,企业ESG传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ESG传播话语体系混乱,形成了不同层面又相互混合的ESG话语体系;二是ESG传播逻辑断层,大多数报道围绕ESG信披、评级、投资等ESG板块,缺少ESG与企业发展关系的探讨;三是存在不重视数据和数据迷信双重矛盾,没有解析数据背后的理念和价值;四是内容大而全,ESG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不同企业之间的ESG传播内容出现同质化倾向;五是意义过分拔高虚化,将企业的ESG行动描述得无可挑剔,将ESG的行动价值过分夸大。除此之外,ESG传播中的“漂绿”问题也值得业界警惕。

  如何破解讲述酒业ESG故事面临的困境?在分组讨论环节,来自全国的20多位媒体代表围绕“如何快速收集ESG信息”“如何有效阅读企业ESG报告”“如何写好一篇ESG稿件”“如何讲好酒业ESG故事”等话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和自由交流。现场氛围十分热烈,最终形成了多项有益的对策与建议。(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