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ouye > 中新网四川

汶川:“产景村”融合 “农文旅”联动 和美乡村如画来
2024年05月20日 14:5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0日电 (伍排勇)近年来,汶川县始终把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百村引领、千村提升”工程,全力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走出一条“产景村”融合、“农文旅”联动发展之路,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千万工程”为基,着力塑造精美精致宜居新景

  “以前,村里环境还是有点差,路边都是垃圾、杂草,去年通过开展环境大提升,不仅清理了垃圾,路边还建起了微景观,栽满各种鲜花,一到花开的时候,村民、游客都要来拍照发抖音。”走进汶川县水磨镇凤凰村,山水林田一脉相承,新修的彩色柏油路穿插田间,路边每月都有不同花期鲜花盛开。村支书张学林表示,得益于“千万工程”建设,村庄不仅提美化了环境,提升了颜值,各地游客也慕名而来。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汶川县大力实施“品质汶川建设环境提升十大行动计划”“美丽汶川建设生态保护十大攻坚计划”,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卫生厕所全覆盖,持续巩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创建成果。将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治理、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相结合,全面完成乡村道路美化、亮化、文化“三化”提升工程,有力推动乡村环境稳步提升,全力构建优美、舒适、整洁、和谐的美丽乡村生活空间。

  屋前门后一棵棵甜樱桃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果子,宽大的停车场干净整洁,村庄内彩色游步道蜿蜒向前……进入五月中旬以来,汶川甜樱桃迎来了成熟上市的最佳时节,在绵虒镇绵锋村,茶余饭后村民们都习惯于带着老人、孩子绕着村子走上一圈,与村民们拉拉家常,看看自家甜樱桃长势。

  “环境好了,来的游客也多了,我们的樱桃不用去市场,在树上就被订购完了。”绵锋村民付猛说。

  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去年绵虒镇投资千万元对集镇污水管网和乡村环境进行了大提升,作为集镇核心的绵锋村,家家户户不仅改造了污水管网,吃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随着村子周边环境风貌的改造,也吸引路过游客停车驻足。

  “通过大力实施‘艺术乡创’‘五美乡村’‘人才兴乡’三大行动。2023年整合投入资金1.44亿元,完成2个镇、15个村“三家园”建设任务,灞州镇克枯村、水磨镇老人村上榜“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三江镇柒山村上榜“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三品一标”为本,着力拓展高质高效宜业新路

  “我们通过甜樱桃人工授粉、套袋管理和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的建设,甜樱桃的质量得到了保障,市场销售价格也相当可观。”走进位于威州镇布瓦村的九耕农业的甜樱桃现场产业示范园,50多个甜樱桃品种,200余亩甜樱桃树上已挂满果袋,公司总经理刘明清介绍,通过智慧农业新场景的打造,果园的甜樱桃既保障了无公害、有机、绿色等品质,同时通过“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的创建质效,进一步叫响了汶川甜樱桃的地里标识,得到市场的认可。

  今年,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采摘体验,公司还建设了集会议座谈、食宿娱乐为一体的接待场所,满足不同游客的采摘需求。

  近年来,汶川县充分依托气候、区位等资源禀赋,将甜樱桃作为“汶川之北有好果”的主导产业,通过产品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建设,成功构建“6+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昔日“荒山坡”已蜕变为致富“花果山”。当前,汶川县正在围绕争创“全面乡村振兴示范县”,积极发展“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等“水果三宝”,加快培育“无忧藏香猪、羌山云朵鸡、三江雪花牛”等“畜牧三宝”,全力推动农业产业“三业融合、三链同构”,推动“小水果”带动“大产业”。

  而在100公里之外的汶川水磨镇,尽管已经进入五月,这里的茶山依然显得格外的翠绿,茶园里经过修剪整形后,茶树上冒出了新叶,散发沁人心脾的清香,茶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忙着采摘新茶。

  “去年茶园经过精心打造,今年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茶乐趣。”在水磨镇等风来茶园里负责人姚红伟介绍,为了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茶园进行了精心规划和改造。不仅建设了观光凉亭、品茶室、制茶房、露营基地等配套设施,还完善了采摘道路、停车场等周边环境。今年五一期间,茶园2天就接待了300多名游客前来体验采茶乐趣,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开展户外烧烤、野炊、团建等活动。

  “汶川之南有好茶”。水磨镇紧紧围绕“茶+”产业发展,连续两年成功举办采茶节活动,让当地形成立足茶山、联动古镇的,成功培育“茶主题民宿、特色研学产品、特色体育IP、特色茶肆茶馆”等茶产业链,带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形成以“茶+”产业的集群发展。

  “我们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重要抓手,通过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力产业造富,着力推动‘一坊一园’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全力实现产业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汶川县科农局局长喻定春表示,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小产业微融合、大产业提质效。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2个,建成产业基地22万亩,共培育甜樱桃、脆李子新品种苗圃5万余株。建成西路边茶现代农业产业园3164亩,园区年产值超2000万元,培育“汶川红”“储秀雪翠”“大土司黑茶”等知名茶叶商标10余个。建成以茶为主题的AAA旅游景区,实现茶产业带动康养经济效益超1亿元,

  同时,深化“技术+农业”延链强链,建设果蔬加工、冷链气调库等设施76座,静态储存农产品总量超6000吨。预计今年特色水果产量达11万吨、销售收入稳定在12亿元。

  “无忧善治”为要,着力构建共治共享和美新局

  “阿姨,你们家里有好多人,户主是谁?留个联系电话,有什么事情要及时联系我们。”连日来,在汶川县威州镇阳光社区,自“无忧微网格”工作开展以来,遍布各楼栋的网格员们正身着蓝色马甲开展“敲门行动”,记录辖区居民信息。

  这也是汶川县推动“无忧善治”构建共治共享和谐社会的一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汶川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以“无忧微网格”为抓手,探索“一网两格三机制”工作体系,加快构建“以人定格、以格定责、服务到格”的基层善治平台,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实现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结合阳光社区具体情况,我们把原来的3个较大的网格细化为8个综合网格,户数在200-300户之间,为便于管理划分,网格下沉46个微网格,可以细化到每个单元楼栋。”阳光社区支部书记朱泽云表示,通过“无忧微网格”治理工作实施,网格员们在对自己负责的网格进行一次全面摸排登记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大家的意见、建议,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并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截至目前,全县共划分7镇314个综合网格和八大行业(9个部门)122个专属网格。同时,在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并行的基础上,按地缘型、单元型、单位型和综合型等不同类型,结合人口数量再次进行划分1290个微网格,实现治理单元最小化。

  “通过完善‘无忧法治苑’体系,强化‘无忧微网格’治理,健全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情报信息搜集‘三本台账’,推动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完全稳控、逐项清零。”汶川县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努力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全县充分发挥“1+9+83+N”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深入实施“汶川精神”培育行动、“文明四风”提升行动、“志愿兴汶”温暖行动,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指数在全省进位、全州领先。

  以“农”筑底,以“文”化人,以“旅”促兴,在“产景村”融合“农文旅”联动下,汶川已按下和美乡村建设“加速键”,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正在快速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